18家互金平臺C輪攬金超12億美元 資本寒冬還有多久
從天使輪到D輪、甚至E輪的投資事件每天都上演,就互聯網金融領域而言呈現出兩方面的特點。第一,投融資筆數的加速度正在明顯下滑;第二,更多平臺止步于B輪融資,C輪、D輪融資甚至走的更遠的平臺寥寥。
由此可見,一級市場的錢越來越“謹慎”,對于眾多等待新進資金“續命”的創業市場而言可謂杯水車薪。
在一級市場投資者眼里,資本寒冬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經濟處于下行周期,正逢經濟轉型,而對于互聯網金融領域而言,政策趨緊,2013年、2014年的圈地跑馬時代已經 一去不復返,潮水正在退卻,裸泳的人正在被剔出局。
(2014年以來,互聯網金融領域投融資一覽)
C輪吸金超12億美元
據零壹財經數據,2016年8月,全球金融科技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53起,其中國內32起,國外共計21起,分布在網貸、支付、互聯網保險、消費金融、汽車金融等細分領域。從輪次來看,8月份A輪融資共21起,占比40%;B輪融資10次,占比19%;C輪融資6起,占比11%。
從7、8兩月數據來看,A輪融資事件由7月份的13起上升為8月份的21起,出現了明顯增加。本報記者今日據悉,日前房金所引入戰略投資者天明集團,完成A輪融資,首期投資額為2600萬元人民幣。
9月20日,有兩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同時宣布獲得C輪融資。其中,51信用卡以3.1億美元投資刷新C輪的最高額度,同日獲得C輪融資的還有網信理財的7000萬美元融資。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今的3年時間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走到C輪的平臺共有18家,除去未披露金額的平臺及披露數字不明確基礎上以最低資金額度計算,目前C輪融資共吸金12.47億美元。
其中,2014年有2家平臺走入C輪融資,2015年則快速增至7家,2016年進一步升至9家。從金額上來看,2016年單筆融資額向上億美元邁進。
根據京北投融資研究中心及IT桔子在2016年初發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市場發生的投融資案例共計402起,獲得融資的企業數為370家。其中A輪融資占比40.3%,162起,B輪融資占比11.9%,47起。
一位一級市場投資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所謂C輪融資是指商業模式經過了驗證、企業已經盈利、市場格局確定,在該市場中的前幾名位置凸顯,此時投資者的選擇已非“賽道”而是“選手”,“在投資人看來該機構已經具備成長為‘大樹’的可能性,只是需要企業家更努力的奔跑。”他說。
資本寒冬過去了嗎
“我賣掉了在上海的兩套房子,今天是回來簽字的。”starVC創世人任泉在與諾亞財富合作的第三期基金發布會上如此爆料,任泉透露稱,未來他賣掉的房子資金將投資于好的股權項目上。
本報記者獲悉,截至目前starVC二期基金已經完成投資,此次第三期基金的募資總額為10億元人民幣,該基金的投資方向將鎖定于包含人工智能、VR等細分領域在內的科技、技術類公司。二期基金中,starVC目標領域為互聯網金融以及醫療技術,共涉獵兩單互聯網金融領域投資,分別是融360和量化派。
清科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外創業投資機構新募集基金173只,新增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資本量為788.60億元人民幣,單只基金平均募集規模達6.26億元人民幣,單只基金募資規模大幅度上揚。
投資方面,2016上半年共發生1264起投資案例,同比下降33.3%,其中1052起披露金額的交易共計涉及584.9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2.5%,平均投資規模達5560.40萬元人民幣,與2015年同期相比,投資活躍度有所下降。8月份數據顯示,VC/PE投資共涉及25個一級行業,其中在投資金額方面,金融位列第三位,共投資29例8.82億美元。
由此可見,資金仍然在大量涌入創投市場,其中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金融行業仍然是“熱錢”的最佳去處。
而與此同時,資本寒冬依然是不爭的事實,投資人出手的頻率正在急速下降,大量創業團隊由于后續資金不到位,裁員風波上演一次又一次,業務架構重組也在各個公司悄然進行,更是有部分企業不斷思考如何將現有公司出售或者清算,規劃退出。
“泡沫一直都在,適度泡沫是好事,但是泡沫太大就比較危險。”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鄒云麗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所謂資本寒冬是創業家拿不出太多的錢,投資及機構比較謹慎,而這是經濟轉型必然面臨的問題。
在鄒云麗看來,資本寒冬同中國經濟轉型密切相關。且資本寒冬時間的長短由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形勢決定,并非表面上表現出來的由資本市場決定。“經濟不景氣導致企業發展動力不足,使得投資機構不敢砸錢。”鄒云麗表示,資本寒冬對于投資機構來說,從側面來看并非全然是壞事,只有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經濟環境下行提升了企業自我造血的動力,導致泡沫被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