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夜夜-国产乱人视频-国产成人愉拍精品-亚洲男同志**可播放xnxx|www.waedb.com

歡迎來到中國凈化門戶網! 會員服務| 無圖版| 手機版|
您好,歡迎! 隱身 | 商務中心 | 資金0 | 積分0 | 退出
用戶名:  密 碼:  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動態 » 正文

上市公司斥資555億買理財 稱手里有錢不知該干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9-30  瀏覽次數:614
核心提示:(原標題:資產荒下銀行理財大賣 9月份上市公司買入555.8億,年化4%產品上線秒光)從購買產品的類型來看,多數公司選擇了保本型
 (原標題:資產荒下銀行理財大賣 9月份上市公司買入555.8億,年化4%產品上線秒光)

資產荒下銀行理財大賣9月份上市公司買入555.8億,年化4%產品上線秒光

從購買產品的類型來看,多數公司選擇了保本型的產品,產品的收益多數集中在2.5%到3%之間。投資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之內,產品達到422只,占比達到80.95%。

資產荒有繼續擴大的趨勢,無處可去的資金擁堵在房地產和銀行理財產品兩個通道上,上市公司也未能幸免。根據同花順統計,9月份以來,滬深兩市共有546份公告提及自家公司準備或已經完成購買理財產品的計劃,涉及資金555.8億元,不少銀行買理財的資金動輒超過10億。理財產品的收益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增厚業績的重要法寶之一。

中國動力上半年超8成收入購買理財產品

經濟L底已經形成共識,實體經濟復蘇緩慢。據國家統計局的消息,2016年1-8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2500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1%,增速與1-7月份持平,繼續在底部徘徊。民間資本的投資意向降至冰點,手握現金的上市公司對于實業投資處于觀望狀態,更多的是將資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今年9月份以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滬深兩市即有546份公告提及自家公司準備或已經完成購買理財產品的計劃。而就金額來看,不乏動用數十億元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土豪”公司。

9月14日中國動力公告稱,公司在確保不影響募投項目正常進行和主營業務發展、保證募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對最高額度不超過人民幣80億元的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投資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保本型投資產品,有效期為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同時提及80億資金購買了兩大產品,一是七天通知存款,資金為30億元,預期收益率為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8%;另一種為中信理財之共贏利率結構16772期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購買金額50億元,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20%或3.70%。

一個有意思的對比是今年上半年的半年報,中國動力的半年度營業收入僅為94.5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1億元。也就是說中國動力幾乎將85%的營業收入都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中國動力并不是市場上的特例,東方明珠9月13日也公告稱:董事會議通過了《關于公司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同意公司在確保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正常實施進度情況下,對總額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的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在上述額度內,資金可以滾動使用,用于購買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含1年)的現金收益產品,例如銀行結構性存款、保本理財及定制化有保本承諾的理財產品等滿足保本要求的理財產品。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今年9月份以來,上市公司累計認購理財產品動用的資金超過555.8億元。對于“熱衷”理財的原因,不少公司將之歸結為兩大方面:提高資金運用力、為業績貢獻力量。

已成上市公司增厚業績重要推手

從資金來源來看,主要有自有資金、閑置資金、首發IPO募投資金,或定增而來的資金。“公司其實手頭有錢,就是不知道干什么,我們的主營業務是公用事業,但是目前行業不景氣,擴大產能只會加大虧損。因此暫時把錢放到銀行理財產品上,雖然收益不高,但是好過存定期。”廣東省內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而據記者了解,有類似情況的公司不在少數。

從購買產品的類型來看,多數公司選擇了保本型的產品,產品的收益多數集中在2.5%到3%之間。投資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之內,產品達到422只,占比達到80.95%。從產品選擇來看,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和中行的理財產品最受歡迎。和此前相比,上市公司更懂得分散風險,一些外幣理財業務占比逐漸擴大。如重慶啤酒9月斥資1.2億人民幣購買了4期美元LIBOR區間按日計息人民幣機構性存款,預期的年化收益率在2.53%到2.57%之間。

大同證券分析師張誠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其實不止是9月份,今年上市公司購入理財的情況一直很旺盛,遠超去年同期,這主要是今年股市低迷,沒有賺錢效應,上市公司就將錢轉入更為穩妥保險的銀行的理財產品,雖然收益率稍低,但是在熊市大環境下,此種方式賺錢更為穩妥。 其次也如上述上市公司高管提到的情況,部分上市公司主業增長空間有限,經營性盈利艱難,再不能擴大產能的背景下,把錢放到銀行理財上,資金使用效率或更高。

“這么多公司寧愿買理財也不投資實業,說明有些上司公司對于所處行業或市場的態度較為悲觀。”廣東煜融投資總經理吳國平對記者稱,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可能也意味著他們認為此收益高于投資實業或擴大再生產。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世界經濟室副主任陳建奇也表示,近幾年民營企業投資回報不斷下降,促使民營企業投資動力不足。

銀行理財收益也正在成為上市公司增厚業績的重要補充,如上述提到的中國動力,其上半年的凈利潤為4.61億元,而80億的理財產品(如果按照下限3.2%的年化收益計算),將給公司帶來2.56億的收入。再如智度股份今年上半年的盈利為8700萬元,16億的理財產品(按照年化2.7%計算),到年底也會給公司增加4480萬元的收益。

越來越多的資金涌入銀行理財,高收益的銀行理財已經一票難求。 27日下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到一家外資銀行的理財經理,他告訴記者目前如果年化收益超過4%的產品基本上是一上線就秒光。一些銀行甚至為企業專門定制了銀行理財產品,如本月農行便提供了9只“匯利豐”的對公理財產品給上市公司,年化利率在2.9%到3.15%之間;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發行了21只對公理財產品,利率在2.88%到4.3%之間。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環保網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06642號-1 | 流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