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報盤點:哪些中資銀行動了華爾街在亞洲的奶酪?)
外媒稱,兩年前,亞洲投資銀行排行榜堪稱一份華爾街知名投行名錄,八家西方銀行占亞洲投行業務收入的30%,其中高盛集團居首,德意志銀行、瑞信、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緊隨其后。可是如今,根據美國迪羅基公司的數據,排在前五名的變成了中資銀行,而前十名中有七家是中資銀行,中資銀行的市場份額達到60%。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29日報道,這些銀行大部分在亞洲以外幾乎沒有知名度。有些成立不過幾年。
那么,這些中資銀行都有哪幾家?它們又是如何實現崛起的?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前五名(截至26日的數據):
1.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銀行收入為3.85億美元(并列第一)
中信建投證券主要因承銷中國公司的股票交易和非公開配售而著稱,不過推動該公司今年排名上升的是其發債業務的強勁表現。該公司的股東包括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央匯金公司)和國有券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央匯金公司是中國主權財富基金的子公司,持有中信建投證券40%的股份,中信證券持股7%。中信建投證券最近提交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請。
1. 中信證券,3.85億美元(并列第一)
以資產規模計算,中信證券是中國最大的券商,該公司是國有金融巨頭中信集團公司(簡稱:中信集團)的子公司。中信集團的銀行部門正在為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以430億美元收購瑞士化肥巨頭先正達的交易提供咨詢服務,這一尚待完成的收購是中國公司最大規模的海外收購交易。中信證券還參與了國有巨頭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的交易,后者的子公司最近以100億美元收購了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3.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5億美元
這家以資產衡量排名中國第三的券商去年在上海進行了中國市場五年來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該公司在中國政府對證券行業的整頓中受到影響,去年秋季其香港子公司的董事長失蹤。五周后這位董事長重新露面,該公司表示他一直在大陸協助某些調查,而其本人并非調查的對象。
4.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4億美元
這家已經在中國深圳股市上市的券商于去年3月在香港上市,抓住了香港股市回升的機遇。該公司是很多中資銀行看中的承銷商,曾負責眾多金融類企業的IPO以及后續事項。
5.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2.23億美元
總部位于北京的中金公司于1995年作為國有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摩根士丹利的合資公司而創立。隨后摩根士丹利在因控制權問題與中金公司管理層發生爭執后將持股以獲利豐厚的價格賣給了私募股權公司KKR & Co. L.P. (KKR)和TPG。中金公司去年秋季在香港上市,今年早些時候贏得一項美差,為海航集團以60億美元收購技術分銷商英邁的交易提供咨詢服務。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都擁有大批投資銀行家用于爭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