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破解“鄰避”困局 環保公信力或成關鍵
發布日期:2014-05-20 瀏覽次數:676
核心提示:導讀:近期,鄰避運動不斷闖入公共視野。疏解鄰避思維必須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信息透明度,建立公眾參與和溝通機制
導讀:近期,“鄰避運動”不斷闖入公共視野。疏解“鄰避思維”必須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信息透明度,建立公眾參與和溝通機制,打破環保失信于民的僵局,形成環境和發展的良性互動。
如何有效破解“鄰避”困局 環保公信力或成關鍵
據報道,廣東化州擬建一殯儀館遭到群眾反對停建、杭州余杭居民抗議規劃中的垃圾焚燒發電廠,近期接連發生的兩起因環境問題導致的事件讓“鄰避運動”再度進入公眾視野。
網民認為,地方政府在日益高漲的“鄰避運動”面前,已經陷入一種“上馬——抗議——停止”的被動局面,任由其發展將影響到經濟、社會發展。疏解“鄰避思維”必須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信息透明度,建立公眾參與和溝通機制,打破環保失信于民的僵局,形成環境和發展的良性互動。
“逢建必反”失理性
有網民指出,“鄰避運動”雖然可以讓政府對計劃上馬的項目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審慎定奪,但往往造成公眾對待建項目危害性的夸大,以致形成“只要政府支持的項目,我們便要反對”的盲目行為。
“鄰避運動”是指居民為了保護自身生活環境免受具有負面效應的公共或公用設施干擾,而發起的反對運動。
網民“王鐘的”指出,“鄰避運動”是否給當地居民帶來最大化的利益,其實是存有疑問的。以化州殯儀館事件為例,如果殯儀館最終建設不成,當地死者遺體還是要運到遠在茂名的殯儀館火化,最遠距離達到130公里,很難說這種“鄰避”是一種理性選擇。
網民“寒竹”認為,“鄰避運動”在現代社會中是難以避免的。任何一項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公共或工業設施都可能給當地居民帶來某種負面效應。遺憾的是,地方政府在日益高漲的“鄰避運動”面前,似乎已經陷入一種“上馬———抗議———停止”的消極模式。這種被動的局面如果不改變,不僅中國的經濟發展無法繼續推進,就是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設施都無法建造,最后只會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的停滯和困境。
“環境恐慌”成誘因
“為什么過去企業投資項目,周邊百姓大力支持?為什么現在百姓對引進投資項目如此強烈反對?不是不明真相,而是太明白真相,過去一些政府和企業在環保方面透支了老百姓的信任,污染為害一方,百姓只有發起鄰避抗議。”網民“范劍平”說。
網民“吳江”也表示,民眾的擔心并非多余,因公共項目管理失當、監管缺位而導致環境污染,并對周邊居民權益造成損害的先例,很大程度上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根本誘因。
網民“李拯”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特殊的“環境敏感期”。“發展中”的現實國情,注定不能完全避免粗放的增長方式,“轉型中”的經濟現狀也難以完全做到“零污染”,環境保護的現實水平跟不上公眾的預期速度,兼之一些地方項目引進透明度不夠、公共決策罔顧民意,容易引發公眾的“污染猜想”,從而衍生出“環境恐慌”。
轉變發展觀是基礎
不少網民認為,要破解“鄰避”困局,首先地方政府必須認識到發展的最終目的不是GDP,而是民眾的福利最大化,把發展建立在資源可接續、環境可承載的基礎之上。在這個發展觀基礎上,再選擇項目。項目建設之初則要堅持信息透明公開,同時,建立并執行一整套抵御環境風險的公眾參與和溝通機制,以及完善的市場治理體系,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以環境換經濟、以環境換政績的不當之舉。
網民“金根”指出,疏解“鄰避思維”,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變壓力為動力,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相關項目到底會不會產生環境影響,要拿數據、擺事實、講道理,國外是怎么做的,采用的是啥技術,居民的健康是如何保證的,一一羅列出來,再耐心地釋疑解惑,設身處地多替當地百姓想想,而不是簡單的“我講你聽”。
網民“諸大建”進一步指出,破解“鄰避”現象,在主體上,利益相關者之間要有高的信用和妥協性;管理或過程上,重視事先預防而不是事后挽救;技術或對象上,有經濟、社會、環境三重效益分析并對損失有足夠補償預案。
如何有效破解“鄰避”困局 環保公信力或成關鍵
據報道,廣東化州擬建一殯儀館遭到群眾反對停建、杭州余杭居民抗議規劃中的垃圾焚燒發電廠,近期接連發生的兩起因環境問題導致的事件讓“鄰避運動”再度進入公眾視野。
網民認為,地方政府在日益高漲的“鄰避運動”面前,已經陷入一種“上馬——抗議——停止”的被動局面,任由其發展將影響到經濟、社會發展。疏解“鄰避思維”必須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信息透明度,建立公眾參與和溝通機制,打破環保失信于民的僵局,形成環境和發展的良性互動。
“逢建必反”失理性
有網民指出,“鄰避運動”雖然可以讓政府對計劃上馬的項目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審慎定奪,但往往造成公眾對待建項目危害性的夸大,以致形成“只要政府支持的項目,我們便要反對”的盲目行為。
“鄰避運動”是指居民為了保護自身生活環境免受具有負面效應的公共或公用設施干擾,而發起的反對運動。
網民“王鐘的”指出,“鄰避運動”是否給當地居民帶來最大化的利益,其實是存有疑問的。以化州殯儀館事件為例,如果殯儀館最終建設不成,當地死者遺體還是要運到遠在茂名的殯儀館火化,最遠距離達到130公里,很難說這種“鄰避”是一種理性選擇。
網民“寒竹”認為,“鄰避運動”在現代社會中是難以避免的。任何一項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公共或工業設施都可能給當地居民帶來某種負面效應。遺憾的是,地方政府在日益高漲的“鄰避運動”面前,似乎已經陷入一種“上馬———抗議———停止”的消極模式。這種被動的局面如果不改變,不僅中國的經濟發展無法繼續推進,就是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設施都無法建造,最后只會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的停滯和困境。
“環境恐慌”成誘因
“為什么過去企業投資項目,周邊百姓大力支持?為什么現在百姓對引進投資項目如此強烈反對?不是不明真相,而是太明白真相,過去一些政府和企業在環保方面透支了老百姓的信任,污染為害一方,百姓只有發起鄰避抗議。”網民“范劍平”說。
網民“吳江”也表示,民眾的擔心并非多余,因公共項目管理失當、監管缺位而導致環境污染,并對周邊居民權益造成損害的先例,很大程度上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根本誘因。
網民“李拯”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特殊的“環境敏感期”。“發展中”的現實國情,注定不能完全避免粗放的增長方式,“轉型中”的經濟現狀也難以完全做到“零污染”,環境保護的現實水平跟不上公眾的預期速度,兼之一些地方項目引進透明度不夠、公共決策罔顧民意,容易引發公眾的“污染猜想”,從而衍生出“環境恐慌”。
轉變發展觀是基礎
不少網民認為,要破解“鄰避”困局,首先地方政府必須認識到發展的最終目的不是GDP,而是民眾的福利最大化,把發展建立在資源可接續、環境可承載的基礎之上。在這個發展觀基礎上,再選擇項目。項目建設之初則要堅持信息透明公開,同時,建立并執行一整套抵御環境風險的公眾參與和溝通機制,以及完善的市場治理體系,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以環境換經濟、以環境換政績的不當之舉。
網民“金根”指出,疏解“鄰避思維”,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變壓力為動力,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相關項目到底會不會產生環境影響,要拿數據、擺事實、講道理,國外是怎么做的,采用的是啥技術,居民的健康是如何保證的,一一羅列出來,再耐心地釋疑解惑,設身處地多替當地百姓想想,而不是簡單的“我講你聽”。
網民“諸大建”進一步指出,破解“鄰避”現象,在主體上,利益相關者之間要有高的信用和妥協性;管理或過程上,重視事先預防而不是事后挽救;技術或對象上,有經濟、社會、環境三重效益分析并對損失有足夠補償預案。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