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市值蒸發1400億 今年六度被監管點名
盡管上市時間和發行價格尚未確定,不過在A股上市剛滿一年之后,國泰君安選擇緊跟東方證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的赴港上市步伐。已上市的三家券商分別實現68億、82.94億和103.36億港元的募資凈額,不過股價卻難盡如人意,東方證券和光大證券上市初期即告破發,而招商證券上市以來也僅僅是維持平盤。
而在A股市場,國泰君安股價從最高時的37.30元滑落至上周五的17.63元,市值蒸發1406.21億元。而除了赴港融資,國泰君安還通過債券融資超過220億元。
與融資上市的風生水起不同,國泰君安在業績方面卻表現不佳。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37.07億元,同比下降38.54%,凈利潤50.20億元,同比下降47.91%。
針對赴港上市的前景,中國經濟網記者試圖聯系國泰君安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但截至發稿時仍未收到回復。
A股上市剛周年 香港募資緊隨其后
國泰君安于去年6月IPO登陸A股,首次公開發行A股15.25億股,發行價19.71元,募資總額逾300億元,為2010年以來A股市場最大規模IPO。
時隔僅一年,9月25日晚間,國泰君安公告稱擬于港交所掛牌上市。此前曾有消息人士透露,國泰君安計劃在港交所上市,募資金額至少為20億美元,并計劃于2017年上半年在港交所上市。不過9月12日國泰君安曾就該傳聞發布澄清公告,表示尚未制定具體方案。
最新公告顯示,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議案》,國泰君安本次將發行不超過10.4億股(超額配售權行使前),并授予國際承銷商不超過發行股數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
國泰君安認為,公司雖已實現了A股上市,但受制于A股市場監管體制的原因,與其他已經實現境外上市的主要競爭對手相比,核心凈資本的補充效率存在差距。通過發行H股,可使公司構建“國際化”的資產負債結構,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增加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用于境內外證券相關業務發展及投資。
目前香港上市的中資券商已達12家,包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銀河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中州證券、國聯證券、中金公司、恒泰證券、東方證券、光大證券和招商證券。其中,“A+H”股同時上市的券商有7家。
而選擇香港上市的國泰君安事實上一直在尋找更多融資渠道。Wind數據顯示,上市以來通過發行債券,國泰君安融資額已經達到220億元。
市值蒸發1487億 上半年凈利下滑近半
與頻頻融資形成對比的是,國泰君安上半年業績差強人意。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司實現營業收入137.07億元,同比下降38.5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20億元,同比下降47.91%。
在細分業務上來看,上半年國泰君安證券經紀業務營業收入63.9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46.69%,同比減少59.42%,毛利率同比減少17.03%;證券交易投資業務營業收入11.81億元,占比8.62%,同比減少72.57%,毛利率降至19.92%。
而投行業務和資管業務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上半年,投資銀行業務營業收入17.66億元,同比增長45.47%;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14.60億元,同比增長36.40%。
另外,國泰君安9月6日晚間發布財務數據簡報顯示,公司母公司2016年8月實現營業收入15.35億元;凈利潤6.76億元,較7月份7.81億元環比下降13.45%。
在二級市場上,國泰君安股價同樣表現乏力。在上市后第四天創下37.30元的最高價后,公司股價一路下挫,截止10月14日收盤報17.63元,市值蒸發1406.21億元。
內控不力 被證監會、交易所、股轉系統監管警示
除了經營業績不佳之外,國泰君安今年已經六度被證監會、交易所和股轉系統點名。
5月30日,國泰君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遭到香港證監會譴責并處罰款130萬元,原因是該公司不遵守與確定客戶身份有關的監管規定。這是國泰君安今年第三次收到監管部門的處罰通知。
此前國泰君安還因為在新三板做市業務中的異常報價行為,分別被上海證監局作出行政監管措施決定以及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作出紀律處分。
6月16日,國泰君安旗下的期貨子公司國泰君安期貨因未能有效履行資產管理人職責,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此次調查大概率指向了“5?31”期指異常跌停事件。
8月26日,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對金徽酒(603919)和保薦機構國泰君安采取行政監管措施,處罰金徽酒在IPO封卷之后擅自分紅的行為。
證監會對國泰君安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對保薦代表人郝彥輝、張斌采取“6個月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的行政監管措施。
除此以外,公司在4月份還爆出證券從業人員違法買賣股票案,時屬國泰君安證券從業人員的宋海龍利用本人名下及其配偶名下財戶交易股票,被證監會沒收2.3萬元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