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發展需要實體經濟支撐
當前我國大氣治理中突出問題是以煤炭等石化燃料為主的污染治理問題。應該說,這個市場是大有作為的,尤其是在2012年以來,我國節能減排力度空前加大的情況下。
然而這些以環保工程為己任的創業板中小企業業績增長卻堪憂。從公司財務數據上看,天立環保2013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業收入下降了32.89%,凈利潤下降了87.58%,而現金流竟然為-0.97元。這意味著為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工爐窯提供節能減排相關業務大幅萎縮了。同樣,以大氣污染防治、火力發電、污染修復和固體廢棄物處理工程相關業務為主的永清環保業績也不是那么樂觀。其主營業務增長為9.45%,凈利潤增長僅為0.45%,而現金流為-0.14元。固廢處理概念的維而利、東江環保主營業務增長分別下降了21.5%、0.46%,凈利潤分別下降了57.53%、19.66%,而現金流分別為-0.32、0.66元。雖然中電環保情況稍微好一些,但是每股現金流也只是0.08元,說明企業資金流情況也并不樂觀。
可以說,當初上市融資的高溢價發行透支了企業的發展。這些創業板的股價往往都是五六十元的高市盈率發行的,如天立環保、維爾利等都是從上市第一天的最高價七十幾元一路下跌至今。在當初IPO發行價并不是由市場定價的情況下,高溢價發行里面隱藏了道德風險,正如有些企業上市三年后會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財務困境一樣。我們都知道在這幾年房地產如火如荼的情況下制造業趨冷,各種股權投資和錢生錢的游戲讓企業削弱對實體經濟的熱情。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環保企業在主營業務和凈利潤上的業績下滑也就不足為奇。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個事實,即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對產能過剩以及高污染行業的整頓,也使得中小環保企業的業務空間在收窄。同時,一些實體經濟表現不佳,也妨礙了企業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在利潤不佳、生存第一的情況下,經濟利益排在了第一位,而社會責任和社會利益排在了第二位。這樣,環保企業在實際業務拓展中可能會難免遭遇到一些困難,在公司主營業務和凈利潤上也就難有好的表現。
創業板一些環保企業的業績出現下滑,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是環保產業發展需要實體經濟的支撐,沒有實體經濟的發展和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環保產業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要避免產業空心化,防止房地產泡沫進一步發展,讓一些企業真正回歸制造業,踏踏實實做實體經濟才是最重要的。
- 下一篇:空氣凈化器成為市場寵兒 趕走霧霾的襲擾
- 上一篇:飲水機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