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監管改革啟動 監事會有望“從虛到實”
國資委當日宣布,新設三大監督局,并建立監督工作三大平臺,旨在改革現行監督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監事會作用。
這既是國資委自身改革的一小步,也是履行國家對央企監督職能的監事會改革的一大步。
國資委新設三大監督局
國資委官方披露,此次加強監事會監督主要祭出了三條舉措:第一,在原有一名國資委副主任分管監事會工作外,增加一位委領導,專門協助分管監事會工作;第二,設立監督一局、監督二局、監督三局,與監事會形成“一前一后”互相配合的關系;第三,形成領導決策、協調處置、監督報告等“三個平臺”,推動監督成果綜合運用。
截至記者發稿時,國資委網站并未更新機構設置,但據國資委內部人士介紹,原來的監事會工作局已撤銷,新設立的三個監督局已開始運轉:具體負責監事會反映問題的深入核查、分類處置、整改督辦工作,組織開展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調查,提出責任追究意見。此外,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閻曉峰將協助國資委副主任王文斌分管監事會工作。
“三個平臺”是此次改革的新意所在,具體情況為:一是領導決策平臺,以國資委黨委會和主任辦公會為主體,聽取監事會主席對有關企業監督檢查重大情況的報告以及監督局專項工作匯報,實現出資人管理和監督的統一。
二是協調處置平臺,由國資委分管領導負責,三個監督局承擔具體工作,主要任務是推動監事會監督檢查成果的綜合運用。
三是監督報告平臺,由監事會主席負責,任務是發現和報告問題,督促落實應由企業自行整改的事項。
在中國企業研究會研究員李錦看來:國資委新設三個監督局,新機構側重于在發現問題后處理問題,這將使監事會職權由虛向實。
觀察人士認為,新設三個監督局是國資監管機構自身改革的重要一步,接下來國資委在機構調整和職能轉變上還將有所動作。“根據從管經營向管資本轉變的要求,國資委機關肯定要精簡,這個趨勢已很明朗。”李錦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國資委內部和企業經營有關的部門將會壓縮、合并,數量可觀。”
監事會干什么?怎么干?
根據現行規定,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對國務院負責,代表國家對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根據《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監事會由監事會主席、專職監事和兼職監事組成。其中,監事會主席由國務院任命,副部長級國家工作人員擔任;專職監事由監事會管理機構任命,由司(局)、處級國家工作人員擔任;監事會中的企業職工代表由企業民主選舉產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到,監事會成員每屆任期3年,至今已歷6屆。
監事會一般每年對企業定期檢查一至兩次,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不定期地對企業進行專項檢查。
據介紹,目前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下設29個監事會辦事處,每個監事會主席分管一至兩個監事會辦事處,每個監事會辦事處負責監督若干家中央企業。也正因為此,擁有20余名副部級監事會主席的國資委,也成了在職部級領導最多的國家部委。
記者梳理后發現,多數監事會主席通常負責三至五家央企的監督工作,也有監事會主席負責監督央企數量多達8家,比如監事會主席郜風濤曾負責聯系中國航空、中儲糧、中儲棉、中國醫藥、中國華電、中廣核、中國中材、中國建材8家央企(后兩家央企已重組)。
此外,監事會每年會提交一份所聯系央企的監督報告,這份體現監事會年度工作成果的報告一般包括:經營管理和改革發展情況總體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處理建議、企業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履職情況及獎懲任免建議三個部分。
《中國經濟周刊》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在監督報告中,“建議采取措施挽回損失、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建議調整崗位”等等描述都是央企監督報告中常見的措辭。另據該人士介紹,對央企的年度監督報告經監事會工作局核稿后要報國資委黨委會通過,53家副部級以上央企的監督報告還要報國務院。
公開資料顯示,十八大以來,監事會累計實地檢查中央企業及重要子企業5684戶,列席企業會議10157次,談話20679人次,對13家企業開展集中重點檢查,對53家企業的部分項目開展境外國有資產檢查,揭示企業各類問題和風險12226項,向國務院和國資委報送各類報告1362份。
如何才能使監事會“從虛到實”?
“在國資委的正確領導和監事會的指導支持下……”在任何一家央企的工作報告中,這都是一句常見的總結語言。
然而多位受訪央企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相對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而言,監事會運作還是一個薄弱的環節,監事會的作用還遠遠沒有充分發揮。一位通信行業央企中層干部說,“基本上只有每年開年會時才能看到監事會主席,講話也是泛泛而談,平時基本感受不到。”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面對體量龐大、事務繁雜的央企,實際操作中卻可能出現一個監事監督一家甚至幾家央企的情況,這對監事的精力和能力提出了重大的挑戰。“監事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目前監事會的作用確實有點虛。” 一位能源行業央企高管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如是說。
決策層對國企監督工作也有“微詞”。2016年6月1日,中央第十四巡視組向國資委黨委反饋的巡視情況顯示:“實施監管有欠缺,存在越位、錯位、不到位等問題,追責問責制度不健全,監督力度不夠,對央企存在的一些問題督促整改不力。”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監督重點,強化對關鍵崗位、重要人員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管理,完善“三重一大”決策監督機制,嚴格日常管理,整合監督力量,形成監督合力。
無論如何,決策層正在采取多種措施,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讓監事會“從虛到實”。
國資委副主任王文斌介紹,監事會將按照企業功能分類、所處行業、發展階段、布局結構、內控建設等情況,一企一策突出監督重點,并以財務監督為核心,開展差異化檢查。
與監事會的“權力”呼應的則是責任。王文斌表示,監事會對企業重大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和風險應當發現而未發現或隱匿不報、查處不力的,還將嚴格追究有關人員失職瀆職責任。
監事會工作如何適應國企改革背景下央企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今年7月在對新一屆監事會進駐央企作動員部署時明確提出:要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外派監事會制度上的大有可為,轉化為工作中的大有作為。
“當前一個時期,要重點關注中央企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以及‘僵尸企業’處置情況,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潛在的國有資產流失隱患,要深入核查、及時報告。”肖亞慶說。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