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用中國式辦法解決好醫改難題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平行論壇:中醫藥發展”上發言。新華網 楊锘 攝
“中醫雖然古老,但是它的很多理念并不落后,它發現的很多古代藥物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張伯禮說。
世衛組織在《迎接21挑戰的報告》當中指出,21世紀的醫學不應該繼續以疾病作為主要研究領域,應當以健康作為醫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健康是人類的基本權利。這也明確了醫學的目的從“治人的病”轉向“治病的人”,從重視疾病轉向重視生存質量,從重視軀體健康轉到重視人的心理失衡。
張伯禮表示,2008年,在北京通過的宣言提出了世界各國應該注重傳統醫藥的普及。用中國式辦法解決好醫改這個世界難題,重視的辦法就是中西并重,預防為主。
今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中西并重是我們的顯著優勢。國務院制定了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從7個方面包括中醫的養生保健、治療、康復、養老以及文化旅游相關的產業服務貿易都做了部署,擴大了中醫藥服務的半徑。據張伯禮介紹,中醫藥經過20年發展,產值增長了30倍,占整個生物醫藥產業的三分之一。同時培育了過億品種500多個,過十億的品種50多個,形成了聚集度,提高了產品質量。現在,我們一共有42所獨立的高等院校,同時還有在校生現在有70余萬人,我們的實驗條件得到了相當的改善。
張伯禮表示,中醫藥在養生方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提出了像“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等養生理念,到現在都依然有效。中醫講養生保健,養是護養、保養、調養,生是生命、生存、生長,保養生命就是中醫的保健理論。隨著不同的季節要有不同的養生方法,要適應四時,同時要調理自己的情緒,調理自己的飲食,進行健身的運動調整經絡。中醫養生理念雖然幾千年了,但依然有效。張伯禮也坦陳,我們在建立標準、研究機理方面還做得不夠。中醫藥發展需要中西方進行交流、相互理解,才能使中醫藥長成參天大樹。中醫藥面臨著重大的需求和發展機遇,為人類的健康將作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