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搶灘有機市場 部分洋有機奶粉未獲認證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配方注冊制實施,現有奶粉品牌將消減超過2/3,每家企業的產品將大幅削減,銷售自然也同步削減。在此情況下,乳企為獲得高利潤、保障業績,紛紛押寶、借力于“有機”產品。
監管部門有關人士提醒,進口到中國的有機產品需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消費者若要查驗是否為合規品,可登錄“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查驗。
乳企爭相進入“有機”市場
合生元集團CEO羅飛解釋,之所以進入有機奶粉領域,是看好高端和超高端奶粉市場的高增長。“目前國內嬰幼兒奶粉領域高端化和差異化趨勢明顯,有機奶粉行業預計增長迅速,復合增長率或超過20%。”
據介紹,從長遠來看,高端以及超高端市場對于乳企更具有強勁動力。來自行業的一份統計顯示,2012至2015年,高端(零售價在290-390元/900g)和超高端(零售價大于390元/900g)產品在嬰幼兒奶粉類別的占比不斷提升,前者從2012年的14%增至今年8月的24%,后者則從13%增至25%。
除了合生元,其他品牌奶粉亦爭相入局。到目前為止,蒙牛、伊利、澳優、雅培、貝因美、圣元等品牌已或明或暗地踏足該領域,與此同時,更多洋品牌亦挾“有機”身份奔赴中國市場。
乳業專家王丁棉稱,根據其觀察,目前我國市場上的有機奶粉品牌約有33個。“僅今年我國新推的有機嬰幼兒奶粉品牌就超過5個,奶源地既有法國、荷蘭,也有瑞士、丹麥等。”
為何乳企爭相入局“有機”市場?
國內乳業資深分析師宋亮指出,近年來進口奶粉對我國奶粉市場造成不小沖擊,奶粉市場售價不斷走低,乳企的利潤也越來越少。而有機奶粉由于具有有機的獨特屬性,售價高,并且受進口奶粉沖擊小,毛利率比較高,達到60%以上。
不合規的洋奶粉乘虛而入
來自國家認監委的信息顯示,2015年,中國有機產品銷售額達600億元人民幣,累計頒發有機認證證書1.3萬張,有機生產面積約160萬公頃。
王丁棉預計,目前有機奶粉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5億元左右。宋亮則認為,今年全年有機奶粉的市場規模會增加到50億元,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進口有機食品近年來增長強勁,然而監管部門在每年的例行檢查發現,很多打著“有機”字樣的進口食品,并不符合我國標準和相關規定,有部分洋有機食品甚至打擦邊球,宣稱“有機奶源”“來自有機基地”等。
監管部門有關人士指出,目前,進口有機產品的市場尚不完善,經銷商對有機的概念也比較模糊或者缺乏相關知識,為了增加銷量,有些企業或經銷商往往采取夸大宣傳、虛假宣傳等不當手段。“很多食品被稱為有機,其實并未取得我國有機產品認證。”
記者從廣東檢驗檢疫部門獲悉,這兩年該部門經常在入境的進口食品中截查到不符合我國有機食品相關標準和規定的產品。
根據《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規定,進口的有機產品應當遵守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并符合有機產品國家標準。據廣東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僅獲得國外有機產品認證,但未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的產品,不得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及標簽上標注“有機產品”“有機轉換產品”“ORGANIC”“CONVERSION TO ORGANIC”等誤導公眾的文字表述,包括國外的有機認證標志、標識。
“合規的進口有機產品,包裝的中文標簽上應有該產品的有機碼和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上述人士指出。(記者/歐志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