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峻的環境形勢蘊藏著巨大機遇
與會人士表示,中國的環保治理有很多可以拓展的層次和空間。中國水環境處理企業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表示,過去治理環境都在治理“看得見的污染”,如水污染等,未來將要治理很多“看不見的污染”,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
巴斯夫全球高級副總裁關志華則認為,現在很多企業對于產品的環保考慮僅限于生產過程,并沒有對產品運輸、應用等環節對環保影響進行跟蹤,其中也蘊藏著很大的拓展空間。
而這些商機也并不僅僅存在于環保企業。被很多人視為“污染制造者”的制造業企業也面臨機遇。關志華說,傳統產業并不一定是產品做得越多、污染排放就越多。“要看產品應用”,他說,如果產品能夠幫助顧客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更好地節能減排,就是制造業對環保的重大貢獻。
中國已經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國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產能的整治行動,今年還將推動環保稅立法。
一些企業界人士表示,中國污染治理仍存在諸多挑戰,而運作機制和模式也仍有很多不足。此外,目前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加大力度治理環境面臨考驗。
北京首都創業集團董事長劉曉光指出,雖然近年來污水垃圾處理等環保產業的市場準入已經逐步放開,但現有的環保產業運作機制仍然存在與市場脫節的問題。
另一個挑戰則是環保企業仍處于“小而散”的現狀。“中國1700家環境服務業企業只有800億元收入,加起來還不及蘇伊士和威立雅兩家公司的收入規模。”趙笠鈞說,企業小而散,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力量投入更多研發,制約了企業整體實力和環保處理能力的提升。
中外業界人士認為,中國當前破解環保治理難題,既需要政府對運作機制的改革,企業在環保意識和投入、創新等方面的加強,也需要民間組織的參與和每個個體的具體行動。
業界專家表示,首先國家環保戰略的“頂層設計”需要強化和調整,要重視完善法律法規,建立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充分發揮企業在環境治理中的創新和專業能力。
而社會各方包括每個個體環保意識的提升和積極參與被視為環境治理的最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有效的組織發動和創新的推動。環保公益組織“綠色生命”創始人易解放表示,沙漠化問題、霧霾問題等環境問題必須要治理,光靠政府和企業不夠,也需要民間組織吸引老百姓來參與。
- 下一篇:高壓風機在絲網印刷機中的應用
- 上一篇:空氣凈化器對癥選擇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