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預防肺癌的最佳手段
|
|
來自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約358.6萬例,死亡218.7萬例,其中肺癌每年新發病例逾70萬,死亡50余萬例,發病率和死亡數均居各類惡性腫瘤首位。
據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王長利教授介紹,大約每15年,我國肺癌患者人數就會增加近一倍,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預計到2025年,我國肺癌患者將超過百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
逾八成肺癌患者是煙民
王長利指出,導致肺癌發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主要受人們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其中吸煙和環境污染當前是最為突出的原因。
吸煙是被公認引起肺癌的首個高危因素,80%以上的肺癌被認為是由于長期主動吸煙或被動吸入“二手煙”所致。有數據表明,吸煙人群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出10至20倍,其中男性吸煙者患肺癌的幾率是不吸煙者的23倍,女性是13倍。“二手煙”人群罹患肺癌的風險較其他人群高出20%至30%。在醫學上,一般把每天吸煙數乘以吸煙年數,稱之為“吸煙指數”,指數大于400的煙民被列為肺癌高危人群,也就是說,如果每天吸煙20支,吸煙達到20年,則為肺癌的高危人群。
“開始吸煙年齡越早,吸煙年數越長,吸煙量越大,患肺癌的危險性也越大。”王長利介紹說,吸煙20年以上的人群、20歲以下就開始吸煙的人群、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人群,都屬于肺癌高危人群。
除吸煙外,環境污染如霧霾、粉塵、化工、室內裝修和烹調油煙造成的環境污染等,也是誘發肺癌的重要因素。此外,一些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等,發生肺癌的幾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霧霾天氣或粉塵環境中,通過佩戴口罩、減少開窗、使用空氣凈化器等手段,可以有效預防部分呼吸系統疾病,但對于肺癌而言則收效甚微。戒煙和定期篩查是目前已知較為有效的肺癌防治手段,臨床中發現,不吸煙的肺癌患者在治療上的效果明顯好于吸煙者,堅持戒煙10年以上,患肺癌的危險性比繼續吸煙者降低一半。
早診早治可提高生存率
肺癌之所以難治愈,主要原因是先兆不明顯,發現即晚期,無手術機會。如果,肺癌能夠早期發現,經過規范化的外科及綜合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50%以上,個別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達到80%至90%。
“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容易被誤診、漏診,只有當腫瘤比較大,對周圍組織的侵犯較多或出現遠隔臟器轉移時,才會有較為明顯的癥狀。而肺癌所致的咳嗽、咳痰等癥狀又與一般呼吸道疾病癥狀相似,容易被忽視。”據王長利介紹,15年前,在天津市腫瘤醫院治療的肺癌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發現時已是三期,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最佳時機,5年生存率不足20%。現在,隨著診療技術水平和人們防癌意識的提高,早期肺癌的發現率也有了較大提升。以天津市腫瘤醫院為例,該院每年肺癌手術已從10年前的300余例上升到去年的2000余例,增長了6倍多,其中近70%是肺癌一期患者,他們中的大部分患者都是通過定期查體發現的。
目前較為常見的肺癌篩查及診斷方式中,X線胸片用于檢查早期肺癌漏診率較高,對肺癌生存改善有限,而低劑量螺旋CT檢查結合了肺部CT與X線胸片的優點,清晰度高,射線劑量相對較小,可以發現位于解剖學死角或胸片檢查中因組織結構重疊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遺漏,明顯提高了肺內小結節病變的檢出能力,甚至能夠發現小至3毫米的微小結節,對早期肺癌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對直徑小于1厘米的小肺癌,這種檢查的檢出率可達到80%以上。
為此,王長利建議,40歲以上、長期吸煙、有腫瘤家族史、有職業暴露史等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肺癌篩查。對于健康人群,也應做到盡早戒煙控煙、拒絕被動吸煙,重視并積極治療肺部慢性疾病,有條件的人應盡量遠離室內外空氣污染,爭取從病因上預防肺癌。
關注三“霾”五“氣”
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大中華胸腔鏡發展及推動委員會專家指出,中國肺癌領域的嚴峻挑戰: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認知度低,缺乏早診早治意識。呼吁全社會行動起來,從提升認知度和早診早治入手,共同應對肺癌挑戰。
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主席、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介紹,時值國際肺癌關注月和國際肺癌日,希望全社會都來重視關注肺癌——這個被“氣”出來的病,關注三“霾”五“氣”,關注肺癌防治。三“霾”即室外霧霾、室內煙霾和心里陰霾;五“氣”即室外大氣污染、室內空氣污染(包括煙草煙霧煙氣)、廚房油煙氣、房屋裝修污染,第五個氣就是總愛生“悶氣”。
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受三“霾”五“氣”的影響,我國肺癌發病率正以每年27%的速度增長。2015年中國癌癥中心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在429萬新發癌癥人群中,肺癌有73.3萬。在280萬的癌癥死亡人數中,肺癌占據了其中的61萬。由于早期肺癌臨床癥狀不明顯,公眾對肺癌早期發現認識不足,近八成肺癌患者臨床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
近年來,通過“兩高一低”即在肺癌高發地區,鎖定肺癌高危人群,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使得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走進臨床。患者通過放化療、分子靶向藥物及微創手術等,達到了臨床治愈效果。
與會專家共同呼吁,廣大患者及公眾提高對肺癌的認知度,增強早診早治意識,尤其是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篩查;早期發現可以選擇微創手術獲得長期的治療效益,重享健康、延長生命。
鏈接???
肺癌有望成為可控的慢性疾病
近年來,中國的肺癌臨床治療水平已逐漸與國際接軌,在不斷推進的規范化診療和肺癌精準治療大背景下,肺癌有望成為一個可控、可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時間將大幅延長,生活質量也將能大幅提高。”中國癌癥基金會控煙與肺癌防治工作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在近日舉辦的“生命的愿望”肺癌患者支持項目成果發布會上呼吁,“目前面臨的原研新藥上市滯后,基因檢測項目臨床推廣緩慢,分子靶向藥物尚未被醫保全面覆蓋,是晚期肺癌患者和其家庭遭遇到的巨大挑戰。謹此全球肺癌關注月和國際肺癌日之際,希望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都要關注肺癌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在推動早期肺癌篩查和肺癌規范化診療的同時,要加快將肺癌診療領域的新技術和新藥物,特別是新一代分子靶向藥物引進中國,盡快解決肺癌患者靶向藥物的支付問題,這將大大改善肺癌患者的治療現狀。”
- 下一篇:冬季話養生:冬令進補別過頭
- 上一篇:冬季,男要暖背女要暖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