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技要在污染治理環節發力
長期以來,我國的環境科技研究和推廣應用集中在基礎理論和環評等領域,特別是在環保系統內部,大部分科技工作圍繞各種審批開展,多是預防性質的,重在發放“準生證”,而忽視對污染設施事中事后的技術改造和運維提高,致使排污總量等“身份證”信息缺失,區域性的環境質量難以保障。
環境領域的科技人員熱衷于做環評等前期工作,主要是模式相對固定,技術要求不高,回報相對快捷且優厚。更主要的是提出的屬預防性措施,只設定目標,不涉及工藝流程,即使預測有誤差,責任也不是很大。一些民間資本進入環保領域,也優先投向這塊市場,從而使大量資金和人才集中在低端技術層次。
污染絕不是理論預測就可以消滅。如果沒有運行良好的污染治理設施作支撐,周圍環境也會被毀壞。相反,在日本等國,一些想象中污染會很嚴重的垃圾焚燒項目,由于防治措施全面細致,照樣落址在鬧市區,并成為休閑景點。由此可見,只要污染治理到位,本來很“臟”的企業也能變得很干凈,關鍵在于量身定做污染防治方案。
國內很大一部分企業存在認識誤區,認為通過環評,能夠落址建廠房就萬事大吉。實際上,建設污染治理設施并穩定運行才是真正的挑戰。環境科技工作者也要轉移工作重點,潛心鉆研工藝流程,設計成套設備,把污染物降下來才是硬道理。
這次出臺的《意見》,正是看到了我國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薄弱環節,要求釋放市場主體的作用和潛力,真正在污染治理環節發力,控制住污染物排放總量,確保環境質量整體好轉。
各種市場主體在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領域大有可為。由于常年不注重這方面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簡單工藝到處照搬的情況非常普遍,從而留下了大量的技術改造或產品升級空間。特別是收嚴環保要求后,相關市場將依次被激活,商機無限。
環保科技人員要及早轉身,從依靠政策求發展轉型為依靠市場求跨越。市場對技術的需求是具體而真實的,面向市場的技術也是最有生命力和價值的。把握了國家的宏觀政策走向,環保科技人員就要勇于實踐,用自主研發技術向污染宣戰,致力于環境質量改善。
- 下一篇:輕型車國六排放標準發布
- 上一篇: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