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日報記者 楊世朋
報道組 雷忠義
5月20日,14時30分許,文成縣珊溪鎮的地表溫度,直逼32攝氏度。
此時,62歲的下山移民蔡友地,約上兩位好友,踱步到珊溪坑大橋下的親水平臺乘涼。“這里以前垃圾成堆,人都走不過,現在成了濱水走廊。”蔡友地說話間,透著愜意與贊許。
殊不知,這一總投資2000萬元的珊溪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僅僅拿到了上級補助的306萬元資金,余下的錢可以說是鎮里“砸鍋賣鐵”湊起來的。
哪怕沒有一分錢
門前河也要治好
說起砸鍋賣鐵的原因,珊溪鎮委書記富漢峰用了“非常有必要”來表述。
進入珊溪鎮,橫穿建成區的珊溪坑,是當之無愧的“門面”。可在2011年,由于排污設施不健全等原因,珊溪坑不少河段垃圾成堆、污水橫流,儼然一條臟亂河。這與當時“三邊三化”的要求格格不入。
更何況,這條珊溪坑毗鄰珊溪水利樞紐工程,是趙山渡水庫的重要支流,但水質卻一直處于四類,乃至劣五類,威脅“大水缸”的飲用水安全。
沿河村民治好“門前河”的愿望迫切,“唯獨缺的就是項目建設資金。”富漢峰說,經多方綜合考慮,在當時鎮里沒有資金儲備,也沒有專項預算資金的情況下,鎮里分兩期啟動了珊溪坑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
新建5座攔水壩及786米排水箱涵,加工和裝飾兩岸堤防1.86公里……總投資2000萬元的工程就這樣硬著頭皮上馬了。其間,該工程獲得了縣政府生態縣創建的100萬元,以及當時珊溪水利樞紐管理局的206萬元補助,其余資金均從鎮里土地出讓等資金中東拼西湊。
哪怕不發展工業
致富路也要走好
“挖機兩載不停鳴,十里溪坑已整平。道道橫堤存綠水,潭潭碧浪躍肥鯪。貼瓷岸壁暉真影,鏤石欄桿阻險情。墻面浮雕添美色,境優人善顯文明。”這首由當地村民寫下的《珊溪坑整治贊(七律)》,正是珊溪坑整治的真實寫照。
如今,整治后的珊溪坑,防洪能力從5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水質也穩定在了二類。更為直觀的是,珊溪坑沿岸擁有了1.8公里的親水走廊、孝文化墻,基本實現了“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河道建設目標。
這樣人水相融的景象,還延續到了珊溪坑與飛云江的交匯處。那里,一個占地兩萬平方米的濱江公園已經建成,綠化率達到51.4%,成為趙山渡壩區以上最大的濱水公園。這個公園不僅建成了景觀平臺、水上木棧道,還設置了擁有音響設備的文化廣場。
珊溪,這個因水而名的城鎮,因治水還“意外”收獲了發展效益。一度停工的珊瑚島旅游接待中心,復工后一期、二期工程齊頭并進。御景灣旅游街道中心自去年4月6日復工后,現已完成工程總量的50%。而沿河村民的落地房,因環境改善也實現了升值。
富漢峰感慨,治水帶動了城鎮的持續開發,也為珊溪申報國家級重點鎮打下了基礎。
記者手記:
“凡是能夠提升群眾生活環境的事,都會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凡是改善城鎮形象的工程,都有利于城鎮的持續發展。”采訪中,珊溪鎮不少黨委政府的工作人員,都向記者道出了自己的治水心得。
作為珊溪水源保護核心地區的珊溪鎮,發展工業及養殖業已被劃入“紅線”,唯有生態產業才是出路。與以往不同的是,珊溪鎮摒棄了“等、靠、要”的思維,自力更生啟動了治水工程,讓城鎮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全鎮上下,也從中汲取了更多的發展底氣。
我們由衷祝愿,這個一度為“大水缸”作出犧牲的城鎮,能以治水為起點,打造出欠發達地區生態富民的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