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好局、破好題、走好路?
圖為2016年環境信息技術與應用交流大會高峰對話現場。
◆本報記者 徐麗莉
“李賓,男,31歲,(與照片)相似度78%。”
“楊競佳,女,33歲,(與照片)相似度85%。”
……
在2016全國環境信息技術與應用交流大會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信息化分會年會現場,參會者正聚集在會場門口討論用于簽到的人臉識別系統。與后臺圖片數據庫匹配成功后,參會者照片就會出現在會場的LED大屏上。
而這場科技感十足的大會并不滿足于此。藍信移動辦公平臺讓參會者擺脫了了紙質資料的束縛,拿著手機就可以實時獲知會議的一切動態,還可以溝通交流;映客直播更是讓場外2000余人實時參與到了這次大會中。
“這么多流行的信息技術,不愧是環境信息化的大會!”參會者紛紛表示。人臉識別、移動辦公、視頻直播……這些高科技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場大會,而是環保部門擁抱互聯網的胸懷和勇氣。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環境信息化建設正站在全新的起跑線上,蓄勢待發。大會主辦方——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表示,大會將以“慧”集數據、“智”領環保為主題,共同探討“十三五”環境信息化建設如何開好局、破好題、走好路。
把握環境信息化新機遇
■ 環境信息化地位確立
□ 大數據建設拉開序幕
開好局重在審時度勢。今年以來,環境信息化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提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動力,深入實施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嚴密防控環境風險,不斷提高環境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五化”的提出正式確立了環境信息化的地位。
伴隨著信息化地位的確立,一份方案也橫空出世。今年年初,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于3月正式印發,開啟了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的序幕。
“大數據正在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環境信息化事業當前既處于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變革突破的關鍵期。”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在大會上表示。環境信息化建設正在成為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有力抓手。
為配合國家環境監測體制機制改革的深化、國家環境監測事權的上收,前不久,環境保護部發布《“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要求加快環境空氣、地表水、土壤、近岸海域等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全面建成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同時,環境保護部專門印發《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為全面提升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和質控水平提供保障。
國家層面上,今年7月,《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印發,要求將信息化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
得天獨厚的內外環境,賦予了大會更深的意義。
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表示說,大會將發揮“智庫”的作用,期望各方可以共同交流、探討、碰撞,推動環境信息技術的發展與落地,破解環境信息化發展的“中阻梗”,推進信息化與環境管理的深入融合,讓環境信息化建設在“十三五”開好局。
共享地方信息化新成果
■ 數據應用初見成效
□ 五年規劃呼之欲出
程春明口中的“智庫”并非隨便說說,記者從大會了解到,大會出版了《2016全國環境信息技術與應用交流大會論文案例集》,整合了45篇論文和48篇案例,并評比出8個地方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優秀案例。這些案例集中代表了近年來地方環境信息化工作的突出成果,也預示著未來環境信息化發展的趨勢與方向。
在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背景下,從環境保護部到地方,數據整合能力明顯增強。據介紹,2015年,環境保護部集成了15個系統,6億條數據,3300多張表,實現了11類數據的動態更新。
地方數據整合工作的步調更快。內蒙古環保廳“內整外聯”,建立了一個覆蓋內蒙古各級環保部門的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形成了一個數據平臺、一條網絡通道、數據統一儲存、多個入口、一個出口的數據管理平臺。目前共有業務系統35個,已完成25個系統的對接和數據集成工作。無錫物聯網環境監控示范工程整合了大氣、水、固廢單位、放射源、重點污染源、攝像頭等10余類環境業務數據,每日產生結構化原始數據3萬多條,非結構化數據近350GB,每年產生核心數據15T,目前已匯聚了數據達45T。
在數據整合的基礎上,一些信息化建設走在前列的地區紛紛探索數據應用,用于支撐環境管理。河北省的環境保護綜合指揮信息平臺,整合了空氣質量、重點污染源、施工工地、秸稈焚燒、衛星遙感反演等10余種數據,可以準確地預警預測空氣質量,并同時整合了應急指揮平臺、貫通省市縣三級的視頻會議系統,為“APEC藍”和“閱兵藍”的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也是河北開展京津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重要保障。
青海省也已經開始用信息化手段保障三江源。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還專程考察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通過青海“生態之窗”觀測系統,觀看了黃河源頭鄂陵湖-扎陵湖、昂賽瀾滄江大峽谷等點位實時監控情況,并通過視頻會議系統與當地牧民進行了對話。
在總結經驗分享成果的同時,“十三五”環境信息化的發展規劃也成為大會聚焦的熱點。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魏斌介紹說,環境保護部“十三五”環境信息化主要圍繞構建全國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立以排污許可證為核心的環境管理制度、加強重要信息系統建設、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建立全國統一的環境信息公開平臺等重要任務開展。
同時,各地的“十三五”環境信息化規劃也有了眉目。四川省提出了“一朵環境專業云、一個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三個智慧能力和五類工程”的智慧環保建設路徑,到2017年實現數字環保向智慧環保過渡,到“十三五”末實現環保業務全部上云,逐步實現環境服務集約化、環境管理精細化、環境動員快速化、環境信息獲取智能化。上海也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比較完善的“一中心、兩平臺、三應用”信息架構。
打造政產學研新平臺
■ 加強基礎理論研究
□ 激發企業應用創新
據了解,這次大會的規模前所未有。上到省市廳局長、下到區縣基層環保局局長,環保系統相關人員等都參與到了大會中。同時,現場還有高校、科研院所、環境信息化企業等500余名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全國政協委員、環境保護部原副部長周建說,政產學研將合力打造環境信息化智庫新平臺。
記者統計發現,在大會舉辦的5場專題論壇中,參加討論的科研人員和環境信息化企業占比將近八成,由此可見,科研和企業將在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科研人員是環境信息基礎研究的主體。大會上,多位科研人員展示了自己在生態環境大數據研究上的成果。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院士分享了生態環境大數據在識別核心污染帶、大氣污染輸送軌跡、開展源解析,制定區域減排方案等方面的應用。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諸云強以環境影響評價大數據關聯應用為例,剖析了關聯數據在生態環境大數據中的應用。
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劉富強通過對微博上有關環境的內容進行文本挖掘、分詞處理、情感分析后,建立了情緒指標系統,通過將分數與環境監測站的空氣質量數據AQI進行相關性分析,提出了公眾環境污染情感指數這一新概念。未來將有望為空氣質量預警和監測分析提供參照和依據。
企業則在環境信息化成果應用上有獨特優勢。企業對市場反應最為靈敏,是市場最活躍的主體,同樣也將是未來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內蒙古環保廳副廳長李劍表示說,內蒙古正在探索環境信息化建設新路徑,推行信息化建設產業化經營。
各企業在大會上集中展示了最新應用成果。IBM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環保領域的應用。依托認知計算,IBM “綠色地平線”計劃實現了空氣質量精準監測、智能污染源識別與分析、網格化監管等,為大氣污染防治精準施策和量化管理奠定了基礎。中科宇圖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探討了宇圖天空地一體化立體監管平臺在空氣質量監控預警、水環境質量監控預警、環境監察執法與應急等領域的應用。中科云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泛測(北京)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用網格化大氣監測微站破解環境感知不全面、不精準的問題。深圳市博安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等探討了生態環境大數據的建設與應用。
一個以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環境信息化建設新模式正在形成。
展望信息化發展新前景
■ 數據共享仍是重點
□ 公眾需求應予關注
在環境信息化建設蓬勃發展、政產學研戮力同心的當下,環境信息化發展的前景愈發明朗。
程春明首先強調了認識問題,環境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是環境管理問題。這是環境信息化有序建設和快速發展的基礎,是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的保障。
數據整合和共享是現階段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工作的核心和重點。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副教授陶勇強調,要正視信息分散的現狀,這是信息共享發展的一個階段,也是信息共享的前提與基礎,要警惕單純為了整合而整合,一定要有頂層設計和業務需求。
根據農業部數據整合經驗,農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杜維成提出必須從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制度保障,從根本上改變部門與部門之間、內部與外部之間、業務與信息之間彼此隔離的狀況,解決數據“孤島”及“碎片化”問題。各類數據要在統一平臺上共享,對不共享、不按規定開放數據的,嚴格控制項目資金。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管理與政策教研所所長常杪提出不同級別的數據整合工作要采用不同的手段。比如,對于環保廳(局)等同級別內部數據收集相對比較簡單,但仍需環保部門一把手領導認可、重視并推進。對于與交通、氣象、農業、林業、住建等同級別部門間的數據交換與共享往往難度較大,可以采用雙方互利數據共享,或者省(市)長等一把手統籌部署。
信息整合中,標準規范的完善和制定也尤為重要。據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富春介紹說,這也是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重點推進的任務之一。
而數據整合和共享并不是最終目的,周建提出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要做到“數據為基、管理為要、應用為本”,從而成為“管理的耳目、研判的依據、決策的基礎”。如何讓信息化真正支撐環境管理也是環保部門面臨的新課題。
水利部網信辦主任蔡陽分享了水利部的做法,通過將信息化與各項水利工作進行融合,將創新應用作為著力點和驅動力,并從重點業務逐步擴展到主要業務。
程春明也表達了類似看法,提出了生態環境大數據要“重混”,就是在以往整合共享的基礎上,推動各類數據的重新排列和再使用,創造更大的價值。比如根據企業的在線監測、行政處罰、危廢轉移、環境信訪、許可證持有等污染源環境行為數據,就可以預測違法企業。
同時,程春明強調要重視公眾的作用。之前的信息化工作更多地專注于做系統、開發軟件,對于公眾端用戶的需求關注不夠,今后環境信息化工作必須要讓公眾參與,形成互動,實現多元共治,把公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參照。為此,他建議建設兩大平臺,一個平臺面向管理部門,另一個平臺面向社會,為公眾、企業及其他組織提供服務,兩個平臺相互補強、相互支撐,使得環保工作與社會需求相適應、與公眾感受相一致。
- 下一篇:炒菜油煙重 APP急報警
- 上一篇:山東讓虛假監測數據無處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