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數據說話 “淮安模式”實現食品安全透明共治
12月6日,由中國食品安全指數研究工程辦公室主辦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淮安模式研討會”在江蘇省淮安市舉辦。中國商業聯合會原黨組書記張志剛、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秘書長薛寶生、原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羅更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原機關黨委書記張耀華以及來自中國法學會、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四川大學等機構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媒體及企業的相關人士,以正在實施的“淮安模式”為切入點,深入探討如何真正實現社會共治,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窗彩姓h組成員、副市長吉子俊,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立華,淮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邱金義等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食品安全指數研究工程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溫櫟群主持。
研討會上,邱金義代表淮安市食藥監局介紹了食品安全透明共治淮安模式的基本情況和初步成效,中國食品安全指數研究工程辦公室匯報了關于中國食品安全指數(CFSI)模型研制的初步成果。期間,與會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媒體及企業的相關人士,對淮安市食品生產、流通、餐飲企業和食品安全信息化透明監管模式進行了調研和考察??疾爝^程中,“透明、公開、省心、放心”成為食品生產經營者、消費者和基層食藥監管人員提及最多的詞。
通過研討、座談和考察,一個針對性強、實踐性強、有效性強的信息化“食品安全透明共治淮安模式”具體真實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淮安模式”強化監管力度
延伸至產業鏈的“毛細血管”
淮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邱金義說,盡管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總體形勢穩中向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還存在主體責任壓實難、監管觸角延伸難、社會共治參與難、信用評價分級難、食安狀況評估難等諸多難題。“破解這些食品安全監管難題,需要在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找辦法。”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我國目前獲證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有1100多萬家,而在編的食藥監管人員只有12萬人。在與廣大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生產、流通、餐飲三個環節中,呈現體量最大、環節最多、業態最雜、職能交叉最突出的特點,也是食品安全風險易發、高發、多發的領域。如何真正使食品安全監管落地落實,讓廣大群眾吃到放心食品和安全餐飲,成為淮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年來積極探索的主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