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探索“醫養結合“長期照護 讓養老服務點“輻射“全部社區
據悉,為了完善養老服務機構運營扶持政策,本市本月還將出臺涵蓋服務人員、服務對象以及涉及第三方責任的社區養老服務綜合保險,幫助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降低運營風險。
探索“醫養結合”長期照護
“您好,請先穿上鞋套再進入。”昨日,記者來到位于浦東乳山路的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走進室內,溫馨整潔的裝修及隨處可見的卡通玩偶讓人難以聯想到這里是一間養老服務機構。記者發現,每個房間的門牌都會畫上一種花卉的圖案并標上“助浴室”、“餐廳”、“娛樂室”等字樣。工作人員于凌表示,許多老年人對于圖案的記憶會比文字更加深刻,這些花卉圖案是防止老人迷路,幫助他們回到正確房間的標識。
家園內分別設有日間照護中心以及長者照護之家。前者為輕、中度失能失智長者提供生活照護、康復訓練、康樂活動、健康醫療、精神慰藉等日間服務,后者則為中、重度失能長者提供24小時的中短期托養服務。據介紹,這里的助浴室以后還將定期對社區居家老人錯時開放,一次使用不超過15元。
記者碰到了67歲的鄭志梅老人,老人家因為骨折開刀來這里康復居住一段時間。“我愛人走了好幾年,出院后,女兒要上班,把我一個人放在家里實在不放心,就參加了1個月的短托項目”,她說,這里有康復師進行指導,護理人員也與以前在其他養老院看到的不同,“他們叫我‘大姐’,說話口吻很親切,主動問需要什么,讓我心情很放松”。
于凌說,家園內還設有家庭照護增能坊和護理站等,可將設施內的專業服務延伸至社區內每個家庭。“增能坊可向社區內有需求的家庭提供輔具用具租賃及指導、護老者培訓等。”
目前尚在審核的內嵌護理站今后還可推動探索“醫養結合”長期照護新模式,構建梯度聯動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逐漸為居家長者提供基礎護理、臨床專科護理、康復護理等上門專業服務。
養老院將資源輻射社區
徐匯區第三老年福利院于2015年3月正式投入運營。作為一家公建民營的綜合性養老機構,三福院積極整合養老機構場地資源輻射社區,在院內統籌出場地建設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即將對外開放。設置了助餐服務點,工作日每天為社區老人提供助餐服務。
“院內還成立了護理站,即將對外開放,可為社區里經評估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工作人員介紹。
此外,福利院還積極整合養老機構技術資源輻射社區,作為短期托護(喘息服務)項目的服務機構。該項目是通過建立將失能老人臨時轉入專業機構進行短期照護服務的機制,為長期照料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料者提供短暫的自我調節機會,以減輕其照料壓力。失能老人可通過統一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提出申請,經評估后由三福院為其提供每年1-2次且總數不超過30天的短期托護服務。
“以獎代補”走得更遠
2016年8月,本市出臺了《關于推進本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建成豐富多樣、布局均衡、功能完善的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像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這樣的社會養老機構以及徐匯區第三老年福利院這樣的公辦養老機構將越來也多,形成以這些點為中心向社區輻射的綜合養老格局。
為了讓這些養老服務機構能更持續發揮作用,從去年1月起,實施“以獎代補”政策,從內設醫療機構、招用專技人員、品牌連鎖經營三個方面,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予以獎補。為幫助防范運營風險,本市從2010年開始實施“養老機構綜合責任險”,由市、區縣與養老機構三方共同承擔保費,截至2015年底,參保養老機構占全市總數的87%,發生傷害事故的養老機構以及老年人的經濟風險得到保障;2016年,保費提高到180元/床,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從2017年1月起,本市還將出臺涵蓋服務人員、服務對象以及涉及第三方責任的社區養老服務綜合保險,幫助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降低運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