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期待“中國方案” 中國提供更多“支撐”
經濟全球化期待“中國方案”(國際論道)
眼下,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達沃斯這座瑞士小鎮上。以“領導力:應勢而為、勇于擔當”為主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將首次迎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球經貿治理體系面臨諸多挑戰之際,中國將擔當什么角色、又將如何作為,世界期待有力的“中國聲音”與“中國智慧”。
【關鍵時刻:中國提供更多“支撐”】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在經濟發展創新、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新變化,令全球對習近平在達沃斯的首次亮相充滿期待。
“中國國家主席此時來到達沃斯,意義十分重大。”瑞士日內瓦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中心總裁梅林德指出,當前全球政治經濟處在不確定當中,保守主義思潮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抬頭,習近平到訪達沃斯此舉本身就將向國際社會釋放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充分具備穩定性、延續性,并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巴黎氣候協定等議題上信守承諾的信號。
“中國通過最新的‘十三五’規劃,正在通向一個更加包容和負責任的增長路徑,同時中國經濟也在變得更具有可持續性。”針對外界關注的2017年及今后一段時期的中國經濟前景,梅林德表示自己感到“非常積極”。
這些對中國經濟未來的認同來自于中國對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增長等議題不斷的強調。“中國在2016年G20期間已經在許多重要議題上展現出了這種領導力。”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全球議程中心總監理查德·薩曼斯稱。
路透社報道稱,針對國際社會對全球化的擔憂,北京將在“如何使經濟全球化變得更具包容性”方面提出自己的觀點。
而美聯社則報道說,由于特朗普承諾為促進美國制造業的發展將對進入美國市場進行限制,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變得突出。此次出訪有利于“中國讓外界看到自己在維護穩定、倡導全球化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我要積極評價中國的全球政策——這不僅因為中國對于穩定全球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中國還向發展中國家伸出了援手。”全球知名智庫、波恩德國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托馬斯·菲斯指出,當前,中國在經濟政策上的路線正瞄準長期的可持續性目標。中國政府正竭力推動中國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生產方式轉型,同時努力消除社會不平等。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斯蒂芬·羅奇在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發表《沒有中國的世界經濟將暗淡無光》的文章稱,“我很少對全球經濟前景感到樂觀,我認為世界所面臨的問題要比中國經濟崩潰論嚴重得多。我認為,危機后的世界經濟如果沒有中國經濟的帶動,將會陷入巨大困境。”
正如梅林德所言,“習主席出席在達沃斯舉辦的活動,可以為當前全球經濟秩序、貿易投資框架、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注入更多領導力,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多支撐。”
《紐約時報》援引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學者史宗瀚的觀點總結道:事實上,在一些全球性議程問題上,中國的影響力“就中期而言可能達頂峰”。
【均衡發展:中國“努力”不能忽視】
此次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的主題“領導力:應勢而為、勇于擔當”已經透露出不少當下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到底在哪了。在開放經濟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當下,顯然某些國家需要有更長遠的眼光。
從最近的事實中便能對此窺得一二。當地時間1月9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又發表了一份有關美中貿易的分析報告。法新社報道稱,這份近200頁的報告承認了中國加入世貿15年來逐漸朝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方向,開始履行加入世貿承諾,在許多貿易上的市場準入有改進,但卻稱中國仍應為“貿易失衡”負責。
這還沒完。按照《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候任總統特朗普已承諾,美國財政部4月將發布其下一個半年度外匯報告時將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這將是特朗普政府為使用一連串關稅打擊中國而采取的幾個步驟中的第一步。”
“西方對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對中國的雙重標準和虛偽,總是令人震驚。”新加坡《海峽時報》這樣評論道,中國渴望加入基于國際規則的貿易體系,決定加入世貿組織就是明證之一。但西方不改對華歧視。美國沒能力再主導世貿組織,就尋求建立另一套規則和機構,比如排除中國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
對此,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批評道,“如果忽視中國政府最近為開放經濟采取的舉措,那將危及美國與中國在其他重要地緣政治問題上的合作。”
這也是中國將在此次達沃斯論壇上與世界探討的一個重要領域。
雖然按照《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的觀點,“當共同規則被彼此競爭的大國的交互影響取代時,多邊主義不再井然有序。”但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也強調稱,“我們要竭力打造更好的全球治理與領導力體系,及時回應社會包容性發展的需要,并有責任為全球面臨的各種挑戰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中國為這份“建設性解決方案”所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西班牙《國家報》刊文稱,“美國出現了一位對維持全球運轉和多邊治理毫無興趣的當選總統,而中國卻在計劃各種基礎設施投資,構建亞洲、歐洲和非洲的整體互聯互通,并從亞洲視角而非美國和其他歐洲老牌強國的視角出發,建設新的全球性機構。”該媒體總結道,“中國獲得了引領和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關鍵在于,中國正在明智地利用自身資源,不是干預他國事務,而是拿出共贏政策促進各方的發展與進步。”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哈伊里·圖爾克稱。
【包容互惠:中國“藥方”更受關注】
包容、共贏、互惠、開放……這些中國為世界經濟治理開出的“藥方”越來越被認同。
用美聯社的話稱,“2016年是經濟全球化——幾十年來世界經濟大致遵循的一條道路——遭受巨大打擊的一年。”
也正因此,中國對貿易保護所持的反對立場就成為全球的一桿具有象征意義的“旗幟”。
“雖然美歐擺脫危機的方式不同,但刺激國際貿易復蘇是它們共同的目標。在這方面,特朗普將會成為插在車輪中的一根木棍。”西班牙《先鋒報》稱。而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則刊文評價道,“至于今年全球貿易的前景,涂在全球化輪子上的潤滑油頗為暗淡。”
“中美之間的糾紛已經開始為2017年的世界經濟投上陰影。”《日本經濟新聞》在報道中稱,這是由于特朗普認為美國制造業衰退是因為從中國進口的廉價產品增加,強調要通過高關稅和修正人民幣貶值來恢復國內就業。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并不被看好。“提倡反全球化、強行推行保護主義無法實現經濟的繁榮和生活的富足,反而很可能導致狹隘的國家主義在全球盛行”,日本中前國際經濟研究所代表中前忠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擔憂地稱,我們是否應該想辦法修正扭曲,而不是反對經濟全球化和市場主義。
“一旦發生貿易戰,中國政府將比美國政府擁有更多的優勢,因中國能夠更為自由地調配國家資源,以便幫助其出口商。”俄羅斯衛星網援引彭博社的報道稱。
“未來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只關心自己,關心美國,而不關心美國能對世界經濟增長做何貢獻。”德國之聲電臺網站發表專欄作家弗蘭克·澤林題為《世界經濟的愿望和現實》的文章稱,毫無疑問,如果中國不再增長,世界將滑入一場嚴重衰退。該文章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稱,中國2016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高達近40%——并且沒有外債。相反,美國的貢獻率只有0.3%且有高額外債,而歐洲的貢獻率甚至只有0.2%。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全部發達國家總和的50倍還多。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全球經濟運行中發揮著要比想象更大的作用。”《今日美國報》這樣總結道。
這種作用究竟有多大,明天的達沃斯將給出答案。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