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頭有霧 何談治霾?
當前,一場治理大氣污染的攻堅戰正在全國一些霧霾多發、頻發的地區如火如荼地進行。
面對這場關乎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戰役,各地已經積極行動起來,不少地方以壯士斷腕的魄力,采取了淘汰落后產能、拆除改造燃煤鍋爐、實施汽車尾氣治理、控制建筑揚塵污染、嚴厲懲處違法企業、及時發布監測信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等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顯示了地方政府向霧霾宣戰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
然而,面對霧霾這一生態危機,也有一些同志、包括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領導至今認識上還有一些誤區,頭腦中依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思想霧霾”,集中表現在3個方面:
一是畏難情緒。有的認為霧霾成因復雜,具有復合型特征,難以“對癥下藥”;有的感到大氣流動性強,無法實現區域管控,難以“潔身自好”;有的覺得霧霾治理需大量投入,而地方財力有限,資金難以保障。一言以蔽之,難!
二是急功近利。有些同志對大氣污染治理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工作急于求成,總希望在短時間內能夠取得云開霧散、日朗風清的效果,治理的各項舉措缺乏應有的持久性和扎實性。
三是與己無關。霧霾治理需要政府多個部門協調聯動,然而實際工作中,一些相關部門總以為大氣污染防治是某個部門的事,與自身關系不大。正是在這樣一種與己無關的心態下,部門聯動治污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形成,相關部門缺乏共同治理大氣污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相當一部分公眾也缺乏從我做起的自覺意識,雖然都在一片藍天之下“同呼吸”,然而卻未能積極行動起來“共奮斗”。
存在于我們頭腦中上述形形色色的認識偏差就好比是隱形的“思想霧霾”。認識的偏差和錯位導致了一些地方政府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被動滯后,許多治理舉措還停留在會議和文件里,并未進入實際工作之中。諸多影響大氣質量的問題,例如道路和建筑工地的揚塵、機動車尾氣的治理、夏收期間的秸稈焚燒、城市街頭彌漫的燒烤煙霧等未能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有監測數據表明,筆者所在的河南省上半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僅占4成。過去只有冬季才會出現的霧霾天氣,今年春夏在一些城市亦時?,F身。這說明,我們所面臨的大氣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治理的任務依然任重而道遠。
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和堅定的態度,實際工作的動力和成效必然會受到影響。
由此看來,驅除自然界的霧霾首先當清除各種有礙于工作推進的“思想霧霾”。因為從根本上來講,看不見的“思想霧霾”比自然環境中可見的霧霾更具危害性。
建設生態文明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場思想觀念的深刻革命。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步驟,大氣污染防治同樣需要各級政府和全體公民首先從端正認識、轉變觀念、堅定信心做起,真正在頭腦中確立起迎難而上而不是知難而退、從長計議而不是急功近利、從我做起而不是冷眼旁觀的思想。只有把那些阻礙大氣治理的“思想霧霾”首先驅除了,現實生活中的霧霾天氣才會逐漸離我們遠去。
- 下一篇:防范次生環境災害
- 上一篇:周生賢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專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