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釋放農業發展新動能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出現在各行各業的很多領域,但如果將今年的“一號文件”簡單歸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的慣性思維表達,或許就很難理解我國農業亟待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緊迫性。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外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很多新問題和新矛盾,矛盾主要表現為結構上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供給層面。我國糧食連續多年增產的同時,農業發展數量與質量、總量與結構、成本與效益、生產與環境等方面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稍微留意平時的生活就會發現,人們對于吃的需求已不再簡單滿足于果腹,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于健康、綠色農產品的推崇已經成為了新的消費偏好,人們對于農產品需求已經突破了“供給不足”階段,轉化為現實的“高標準”階段。從年年出現的農產品滯銷到國人在海外瘋狂搶購奶粉,這些事例不僅嚴重影響了國民的消費心理,更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農業發展數量與質量、總量與結構等方面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高端化、優質化的農產品發展依然滯后。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環節。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要求在于從過度依賴資源消耗向綠色生態可持續轉變,從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這在中央一號文件中被明確提出,包括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等具體內容,無一不體現出轉變發展方式,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理念。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是一場深刻的變革。通過改革理順阻礙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矛盾,釋放農業發展的動能,這也在中央一號文件中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包括在用地、融資、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安排,如盤活利用農房及宅基地、推進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繼續實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扶持一批鄉村工匠、規范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組織,鼓勵發展農業互助保險等。這些舉措不僅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還充分體現了農民的主體地位,讓廣大農民有活干,有錢賺,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務農為本,國之大綱。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成為時代發展之趨。在“一號文件”的引領下,讓我們擼起袖子,用實干精神和創新精神開創農業發展的新天地
- 下一篇:建立國家公園體制需要厘清哪些關系
- 上一篇:《陜西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出臺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