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國強:中醫藥高等教育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
當前,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面臨哪些新形勢、新挑戰,有哪些改革舉措?針對這些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進行了解答。
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
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大背景下,中醫藥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的新時期,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同樣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更高要求。王國強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中醫藥高等教育戰線必須貫徹落實黨中央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正確方向,堅持改革創新,推動中醫藥高等教育現代化,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
“中醫藥高等教育要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更加主動地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王國強說,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都把發展中醫藥事業作為打造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文化強國戰略以及“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也都需要中醫藥發揮積極作用。2015年以來,國務院出臺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系統謀劃布局中醫藥發展。近期,國家又頒布《中醫藥法》,把發展中醫藥事業納入法治化軌道,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要以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為擴大中醫藥健康服務供給提供有力支撐。”王國強說。
王國強表示,下一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積極主動地配合教育部,推進中醫藥教育綜合改革。一要會同教育部印發實施關于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推進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二要探索構建服務生命全周期的中醫藥學科專業體系,培養健康服務人才;三要加強重點學科建設,推動中醫藥學科納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建設“中國特色、國際水平”的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和學科;四要建立中醫藥人才供需平衡機制,合理確定中醫藥專業招生規模及結構。
推動構建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基層名中醫等傳承培養體系
隨著人民群眾對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公眾對于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期盼。那么,當前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還面臨哪些挑戰呢?對此,王國強表示,一方面,中醫藥高等教育難以滿足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專業結構層次有待優化,培養的人才與社會實際需求還有差距,培養方式以及評價和使用機制有待健全。中醫藥教育吸引力不足,中醫臨床教學基地建設滯后,高水平師資匱乏等問題比較突出。另一方面,中醫藥傳統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優質中醫藥服務供給能力不足,難以適應人民群眾中醫藥健康需求,中醫藥事業包括高等教育參與國際合作的力度、廣度、深度還不夠,“走出去”缺乏總體謀劃布局,與我國作為傳統中醫藥大國的地位和對外開放的水平不相適應。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動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王國強稱。在具體舉措方面,一要強化中醫醫療機構教育職能,推動中醫藥院校附屬醫院、教學醫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二要將師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推動構建國醫大師、教學名師、全國名中醫、基層名中醫傳承培養體系;三要在中醫藥院校建設一批中醫藥文化傳承基地,并打造成為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平臺;四要支持中醫藥院校在境外開辦中醫孔子學院、中醫藥中心等機構,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五要在中醫藥“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等中醫藥重大項目中,向中醫藥院校及其附屬醫院傾斜。
在談到中醫藥“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時,王國強表示,這一工程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次提出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旨在通過搭建不同層級的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選拔造就百名中醫藥領軍人才,遴選培養千名中醫藥優秀人才和萬名骨干人才,重點解決當前中醫藥大家、科研領軍人才匱乏等問題。工程得到了財政部、中組部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以及國醫大師等老中醫藥專家和行業內外的廣泛認同,目前已經正式啟動。
- 下一篇:上海:讓健康融入醫食住行
- 上一篇:征信難!消費金融曝風險隱憂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