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專家懟上獨立測評 食品第三方檢驗誰來管
事實上,這并不是所謂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首次引發爭議。2012年,綠色和平組織發布報告稱吳裕泰、張一元等國內9家知名品牌的18種茶葉含有至少3種農藥殘留即引發強烈反彈,業界直指其混淆農藥殘留與農藥超標,未采用中國國家標準的檢測思路和目的令人生疑。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我國食品生產和監管環境的變化,特別是政府購買服務的激增,食品第三方檢驗市場迅速擴容。與此同時,由于準入門檻低又缺乏他律,檢驗機構魚龍混雜、檢驗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開始凸顯,個別機構動機不純,提供的檢測報告不公正、不科學,食品第三方檢驗急需監管。
第三方檢驗緣何惹眾怒
“他們自己也說了,這些送檢的產品符合所有的國家標準。而他們選取的檢測項目是不在國標之中但‘他們認為’可能帶來健康風險的。這一理念看起來無可厚非,但操作起來問題很多。項目不在標準之中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該物質的安全性評估缺乏科學數據,由此來判定‘安全’’有害‘并不靠譜;另一種是食品中的含量根本到不了’過量‘’有害‘的地步,所以沒有必要制定標準。”果殼網知名科普作家云無心撰文指出,“這個所謂的’第三方獨立測評‘,類似的問題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一貫如此。他們的測評思路就是錯誤的。”
而另一位知名食品安全科普專家鐘凱則在發布第一篇有關食品中礦物油科普辟謠文章后,又怒而推出題為《網絡黑關公效忠德國主子,卑鄙手段抹黑中國食品安全!》的微文,不僅指出該機構所有測評報告“都是一個路數,恐嚇、抹黑、信息操縱、移花接木、斷章取義、心理誘導,手段卑鄙,毫無職業操守”,更建議“媒體朋友們不要動不動就把這樣的黑公關稱為’獨立第三方測評機構/平臺‘,充其量是’自稱獨立第三方的網絡公司‘。”
此次優恪網礦物油事件,專家普遍詬病其混淆了從食品接觸材料遷移到食品中的礦物油的量和食品中的礦物油含量兩個指標,前者標定的是品質,而后者才關系到安全,并且事實上所有涉及品牌全部符合國家標準。但更令業界憤怒的是本應是食品安全專家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變身“磚家”,令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消費者根本無從分辨,制造不必要的恐慌,惡化產業生態。
“這個檢測報告的發布很巧妙,按照國家標準所有的相關產品都是合格的,所以它沒有判定樣品是否合格,而是采用了評級的辦法。D級的評級很容易讓媒體和公眾誤解,認為產品有問題。”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企業法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選擇以往食品行業并不十分了解和關注的物質,特別是國內還沒有標準的物質進行檢測,是這種所謂的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慣用手段。“但老百姓誰知道這個,這些機構在老百姓眼里就是專家,你越辟謠他越信得歡。這樣的檢測怎能不令食品企業人人自危?”
而僅僅就在2月27日國新辦的發布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在提到食品安全謠言問題時特別指出:“建議大家不要輕易使用有毒、致癌這些渲染性字眼。食品安全的報道既要考慮報道本身,又要考慮報道的社會影響,一定要客觀、公正。”畢井泉說,他支持媒體揭露謠言,批評制假售假,但不能嘩眾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