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增長階段轉換 實現經濟再平衡
經濟調整與轉型的新趨勢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調整和轉型步伐明顯加快,經濟運行呈現出一系列與以往不同的新變化、新特征,主要表現為:
一是經濟增速換擋回落,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實際上,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永遠保持經濟高速增長,我國也不可能例外。近年來經濟增速逐年回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經濟規??焖贁U張以后經濟增長的難度明顯上升。去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70萬億,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需要7000億的增量,這相當于5年前的1.5個百分點和10年前的2.5個百分點。去年以來在經濟增速回落的過程中,經濟運行由降轉穩、穩中有進的特征十分明顯,各種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累,經濟增長逐漸接近“L”形的底部。“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有望穩定在中高速增長平臺上,從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二是在經濟結構中消費、服務業占比大幅度上升。根據追趕型經濟體的一般規律,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后,投資率和工業占比將明顯下降,消費和服務業的貢獻則相應上升。我國投資增速、工業增加值增速已持續幾年回落。與此同時,消費、服務業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長勢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連續幾年超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服務業增速連續幾年超過第二產業。在支出法GDP和生產法GDP構成中,最終消費的貢獻和服務業占比大幅度提高??傮w而言,投資和工業驅動增長的模式漸行漸遠,而依靠消費、服務業增長和效率提升支撐的模式則越來越近。
三是經濟增長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培育新增長動力和新競爭優勢,需要實現兩個轉變。其一,從主要依靠人口數量紅利轉變為主要依靠人口質量紅利。2012年以來,15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逐年下降。在人口數量紅利不斷消減的同時,每年有超過700萬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和200多萬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人口質量紅利正在快速積累。其二,從以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為主轉變為主要依靠科技創新。經過30多年的快速追趕,目前我國產業已達到跟隨、并跑與領跑并存的新階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空間大幅度縮小。未來將主要依靠科技創新,逐步改變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的生產上確立新優勢,提升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四是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成長。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持續壯大,居民消費升級呈現個性化、高端化、服務化的態勢。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制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近年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VR)、智能制造等新技術加快孕育,在線醫療、在線教育、網約車等新服務迅猛成長,智能化家居、新能源汽車、綠色食品、旅游文化休閑等符合消費升級的領域保持較快增長。
此外,新發展理念正在為中國經濟注入活力與動力。長期以來依靠資源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環境高污染來實現經濟高增長,這一發展方式必然帶來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創新”著力解決發展動力問題,依靠創新培養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協調”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依靠協調增強發展的整體性,促進持續健康發展;“綠色”著力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依靠綠色保護生態環境,實現永續發展;“開放”著力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依靠開放完善戰略布局,拓展發展新空間;“共享”著力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依靠共享實現共同富裕,使人民群眾有獲得感、幸福感。
我國經濟挑戰與機遇并存
當前,如何正確地看待我國經濟的現狀和前景?需要明確的是,我國經濟增速回落符合后發國家追趕進程的一般規律,是從以數量擴張為主的高速增長階段向以質量提升為主的中高速增長階段的轉換,是追趕進程邁向更高水平、更高階段的體現。“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有望在曲折中完成增長階段轉換的任務,確立中高速增長階段新的增長平臺,并通過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等建立起新的平衡。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挑戰與機遇并存。從挑戰看,“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既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又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經濟金融危機的底線,其目標則是要在中高速增長的新平臺上保持穩定發展。從我國經濟運行的實際狀況看,隨著經濟增速逐步放緩探底,有可能進入各種風險不斷積累并集中釋放的時期。金融系統性風險、產能過剩、房地產庫存、地方債務風險等風險點明顯增多,并可能交叉傳染,增大發生風險的概率。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和地緣政治風險與國內風險因素相互交織疊加,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將延續,并出現向貨幣危機轉化的跡象,全球經濟呈現低增長、低通脹、高負債、高風險等特征,還將使我國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具有趨勢性和結構性特點,不同于一般的經濟周期波動。這種減速是內外發展條件和中長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我國實現發展方式轉變和打造經濟升級版的現實需要。同時,這種減速不會是斷崖式的,我國經濟仍有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多重有利條件。
首先,從人均GDP看,我國只相當于全球平均水平的80%左右。這說明我國還是發展中的追趕型國家,經濟發展的潛力依然巨大,保持經濟穩定發展和持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仍是一項長期任務。
其次,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任務尚未完成,地區差距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突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尚未建立,改革開放釋放紅利的空間依然巨大。城鎮化進程遠未結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我國擁有大規模、高素質的勞動力隊伍,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能力,在航天、生物、新能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新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培育、形成。新優勢與巨大潛力相結合,一定會釋放出新的活力與動力。
宏觀管理要重視供需有效結合
增長階段轉換的本質是實現供給、需求在總量和結構上的再平衡。國際金融危機后,需求側增速在宏觀管理下平穩回落,在結構升級中逐步接近新的均衡水平。供給側受相關因素影響,調整速度緩慢,與需求側之間形成較為明顯的缺口。“十三五”時期,宏觀管理需要重視供給與需求的有效結合,在保持總需求基本穩定的同時,轉向以供給調整和結構改革為主。
需求政策的作用主要是保持總需求的相對穩定和適度擴張,防止經濟出現短期斷崖式下滑,為結構改革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同時,要注意避免在需求管理中進一步加重本已失衡的經濟比例關系。經濟下行既是挑戰,更是動力轉換和經濟轉型的機遇,要十分珍惜和緊緊抓住經濟下行中推進市場出清、資產重組和風險釋放的機會。
政策著力點應放在加大供給側調整力度上,引導過剩產能逐步退出,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的合力,促進兼并重組和優勝劣汰。供給側壓縮產量和減少產能,并通過結構調整、升級,達到與需求側相適應的新水平,市場出清和價格企穩,企業盈利能力逐步恢復,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改善,才能實現轉型再平衡。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的是,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包含以下要點:首先,從三次產業看,需要推動相關領域改革,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制造業強國,加快服務業發展。
其次,從當前面臨的突出矛盾看,要消除體制機制障礙,讓僵尸企業盡快出清,促進實物資源、信貸資源和市場空間向優勢企業和新興產業集聚。
第三,要深化改革,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促進供給結構調整,與不斷優化的需求結構尤其是快速升級的消費結構相適應。
第四,要推進供給改革創新,激發供給側活力,不斷創造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以創造新的需求。
- 下一篇:“老少搭配”,共享超越物質層面
- 上一篇:用規則呵護分享經濟發展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