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督查推動環境管理轉型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涵的生態環保工作,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履行的一項硬性職責。通過加強環境保護,改善環境質量,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不僅考驗著黨的執政能力,也對環境管理轉型提出了新要求。
近日,環境保護部在京津翼及周邊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進一步吹響了環境管理轉型的“集結號”。
這次時間較長的強化督查,目的是要強化地方大氣污染防治督查整改,實際上也包含著環境管理轉型的探索實踐。從已有的信息分析,此次強化督查在思維、模式、路徑、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較過去有全新的改變,對于探究可復制推廣的環境管理轉型路徑有著積極意義。
筆者認為,此次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至少在以下四個方面給了人們期待。
第一, 在管理對象上,由過去重管事轉變為重管人與管事相結合,實現環境管理主體對象的轉型。
當下的環境管理,不論是在省市層面還是在縣區層面,主體對象多是奔事而去;環保人員到了企業,都是奔著污染處理設施或者具體事件的現場,很少直接面對企業老總和政府官員。也就是說,管理的焦距對準的主要是事而不是人,結果就成了就事論事,很難觸動具體負責者的靈魂,往往造成了“環保人員前腳走后腳問題依舊”的局面。而應付檢查、數據造假、陽奉陰違、頂風作案等現象,也在考驗著環境管理者。環境保護面臨的重重阻力和困難,揭示著環境管理轉型勢在必行。
筆者在企業進行調查時發現,很多企業并沒有真正沒有繃緊環保這根弦,沒把環保擺到正確的位置。全年拿不出一次研究環保工作的會議記錄,沒有一紙年度環保工作計劃和總結,廠區處處充滿著安全宣傳氛圍卻鮮見環保宣傳痕跡。環保人員到企業檢查工作,企業法人很少露面。這些軟性為零的尷尬,是環境管理重事不重人的必然結果。
因此,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需要通過深入分析前期督查“整改問題不到位”的原因,總結長期以來環保管理乏力的教訓,把管理主體對象由過去重事轉變為重人與重事的結合。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相關負責人在前段時間舉辦的第一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培訓中指出:強化督查的對象是督企、督政,對地方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責任不到位的,要追究責任,向社會公開。這明確了強化督查實現了環境管理主體對象重人與管事的并重。
人的意識決定人的行為。管好事先要管住人,這樣就會事有人做、責有人負。尤其是環境管理,牽住有決策權和決定權者的手,就牽住了環境管理的“牛鼻子”,抓住了問題的關鍵。轉變環境管理主體對象,是推動環境管理轉型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環境管理效益的巨大推力。
第二,在管理目標上,由過去的重污染防治轉變為重推動發展轉型與污染防治相結合,實現環境管理由當前目標向長遠目標的轉型。
筆者以為,環境管理以防治污染改善環境為目的,這是環境管理當前要實現的目標。環境管理的長遠目標應是推動和保障經濟轉型,進而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當下的環境管理,瞄準的是當前要實現的目標,即通過實施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來實現污染防治和環境質量改善。然而,這種目標的效果,往往是高投入低回報,很多環境問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這樣的頑疾在企業的環境管理過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比如,環保管理人員到排污單位監管執法,查的是污染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測的是污染物排放達不達標,認的是企業有沒有違法行為,對于產業結構、產業形態等卻涉及不多。因此,未能抓住污染防治的本質,即便有時達到了環境管理當前的目標,卻對長期形成的粗放式的發展結構調整、轉型發展觸動不大。而環境管理是倒逼地方轉型發展的一個有力手段,瞄準轉型發展的長遠目標,并與防治污染緊密結合,才是環境管理追求的目標和方向。也只有這樣,環境管理才能適應環保新形勢、新要求,發揮出倒逼經濟發展轉型和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巨大作用。
正在開展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積極調整環境管理用力方向,把環境管理的落腳點放在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長遠目標上,并著力在人的思想意識上下足狠勁,尤其是對主政主責者,要層層傳導壓力,通過綜合手段的到位,產生倒逼效應,讓地方黨政領導、企業法人真正認識到,粗放式的發展思想再也行不通了,必須與過去的發展思維模式徹底決裂。這將是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所要探究的答案,也應是今后環境管理轉型的著力點。
防治污染意在改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改善了,也能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只有主宰環境的人,特別是主宰環境決策的人,真正從靈魂深處把環保與經濟放在科學發展的“同一起跑線上”,才是環境管理真正要義的歸宿。
第三,在管理機制方式上,由過去的重地方及單兵作戰,轉變為重調集優勢管理資源與兵團式作戰相結合,實行環境管理模式的轉型。
本次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統一抽調各?。▍^、市)業務骨干5600人,組成28個督查組,開展駐點督查。其特點是:集結了優勢管理資源;統一部署、統一行動,組織嚴密;開展兵團式作戰、小分隊行動;作風嚴謹,管理精細。同時,促使地方政府及環保部門積極采取配合、協調等措施。很顯然,這是帶有環境管理機制轉型方式的一次重要探索。
毋庸置疑,以地方為主及單兵作戰模式的環境管理機制,長期以往形成了管理疲勞化、套路化、僵化和人情化等諸多弊端,存在著地方干預、管理缺位、懶政和執法不嚴、尺度不一、工作不平衡等問題。捏不緊環境管理拳頭,震懾不了環境違法行為。比如,聯防聯控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但在地區為戰、單兵作戰的管理情形下,往往容易導致形聯心不連、聯而不緊密的情況,或者防而難控、控而落空,難以形成聯防聯控合力。而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這一管理機制方式,很好解決了上述問題。
有理由相信,經過總結完善,這一管理機制和方式將會更好地運用于環境管理工作,發揮出創新性的作用。
第四,在管理技術上,由過去的重人的要素,轉變為重人與運用現代信息及科學技術要素相結合,實現管理能力提升的轉型。
現實的環境管理主要發揮人的要素作用。這是任何一項工作的基本必備要素,無可非議。但筆者注意到,基層環境管理基本上都只能靠人的因素,工作量大,管理成本高,效益平平。最苦惱的是,環保管理人員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管理對象還不當回事。有時候,環保部門因缺少技術手段或技術支撐,經常為無法對環境違法行為實施嚴懲而干著急。在這種情況下,環境管理能力和水平受到了影響,成為環境管理的軟肋。因此,加強現代與未來的環境管理技術應用與能力強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
為此,本次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可積極探路,從重人的要素向重人與重應用科學技術要素轉型,為提高環境管理能力和水平試水。
事實上,國家有關方面正在加緊環保領域新技術、新裝備(設備)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機器人、遙感衛星、直升飛機等現代先進尖端新設備(裝備)、最新信息技術等已在環保領域得到了應用,為提高環境管理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強大的支撐。相信通過本次強化督查,我國環境管理將會有一個大的飛躍。
- 下一篇:以新理念引領環保新實踐
- 上一篇:遏制阻撓執法須補齊法律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