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確社會辦醫四大支持方向
發布日期:2017-04-26 瀏覽次數:563
核心提示: 4月25日,《北京市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若干政策》發布,明確了北京市對社會辦醫的四大重點支持方向:在醫療資源薄弱區域舉辦
4月25日,《北京市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若干政策》發布,明確了北京市對社會辦醫的四大重點支持方向:在醫療資源薄弱區域舉辦的醫療機構,在緊缺專業領域舉辦的醫療機構,品牌化、集團化、連鎖化經營的醫療機構,“互聯網+健康醫療”、“保險+醫療”、醫生集團等醫療新業態。《政策》同時指出,醫療資源薄弱區域、緊缺專業領域將由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會同相關部門定期調整并向社會發布。
《政策》明確,對符合四大支持方向的社會辦醫,將在準入、財政投入、醫師多點執業、用地等方面實行差異化支持政策。其中,在醫療新業態方面,鼓勵社會力量整合線上線下健康醫療資源,開展網上健康咨詢、網上預約分診、健康管理等服務。支持“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模式創新,試點常見病、慢性病電子處方流轉,為患者提供連續性醫療服務。
據了解,截至2016年年底,北京市共有社會辦醫療機構4445家,占全市醫療機構總數的42.5%;機構數量比2010年年末增長40.4%;社會辦醫院453家,占醫院總數的65.3%。
北京市醫改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此前的差異化引導政策不夠,本市一部分區域出現機構扎堆的狀況。對此,新政給出了3條破解通道:一是給增量空間,要求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的銜接,并按照一定比例為社會辦醫規劃預留空間。二是調整存量空間,在符合城市總規劃的前提下,醫療資源薄弱區域非首都功能疏解騰退出的廠房、土地,可調整為醫療用途。三是讓出服務空間,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單體規模和超常規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嚴格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拓展社會辦醫的功能空間。
根據《政策》,實行醫師區域化注冊,開展非全日制醫師工作試點,鼓勵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在薄弱區域和基層社會辦醫療機構執業經歷,可視同為醫師專業技術職稱晉升前基層服務經歷。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