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把綠色融入所有發展
發布日期:2017-04-29 瀏覽次數:566
核心提示: 中國綠色時報訊:旋地、薅草,種苞谷,往年這時節,貴州省貴定縣盤江鎮的范時菊一早起來就忙這些,如今卻在園區當起了花農。給
中國綠色時報訊:旋地、薅草,種苞谷,往年這時節,貴州省貴定縣盤江鎮的范時菊一早起來就忙這些,如今卻在園區當起了花農。“給郁金香填土,要用手指輕輕按壓種球四周,比莊稼還嬌貴。”范時菊告訴記者,她家4畝地都流轉種了花,雖說花比苞谷侍弄起來費心,可一月2700元工錢,能趕上種苞谷一年收入。“墾荒種地,收成少還流失水土;退耕還林栽花種草,山頭綠了,生態美了,游客來了,荷包也鼓了。”引來旅游公司打造四季花谷的縣委書記莫春開說。
“貴州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既要立足生態抓生態,又要跳出生態抓生態,注重大生態與大扶貧、大旅游、大數據等統籌結合,把‘綠色+’理念貫穿各個方面,融入所有發展。”貴州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生鍋殺青,二青鍋、熟鍋搓卷成條,湄潭縣興隆鎮田家溝村民譚武蓮家茶香撲鼻,“6畝茶園今年起碼收入10萬元”。田家溝祖祖輩輩靠種田,“山包包墾得連株碗口粗的樹都不剩”,如今家家戶戶種起茶。走進湄潭縣永興萬畝茶園,放眼望去,云霧繚繞,茶山似海。“去年全縣茶葉綜合收入87億元,茶產業已成湄潭經濟頂梁柱和農民的‘提款機’,受益貧困戶5404戶17800人。”縣委書記魏在平興奮地說。
既要生態美,又要百姓富。一方面是統籌大生態與大扶貧,既讓貧困地區生態得到休養生息,又在生態建設中讓貧困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另一方面,是統籌大生態與大旅游,既依托良好生態環境助推旅游業發展,又通過旅游業發展促進生態環境改善。讓“好山好水”“綠水青山”,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
- 下一篇:西寧讓荒山變綠 把家鄉變美
- 上一篇: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