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名醫生論文造假 醫療為何是學術造假重災區
順著時間的藤蔓民福康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此次事件發生的經過:
2017年4月20日,德國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Springer-Verlag)發聲稱決定撤稿在其《腫瘤生物學》雜志的107篇同行評審造假論文,這些論文全部來自于中國學者之手,發表于2012-2016年間。
2017年4月21日,中國科協就撤稿一事認為出版集團中存在的內控機制不完善、審核把關不嚴格等問題,發表聲明向施普林格喊話,稱“出版集團也有責任”,理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2017年4月23日,中國媒體找到了涉及造假的107篇論文,并總結出相關共524名中國學者資料及在職機構并予以公布。
不少從事相關科研工作的學者表示,此事論文被撤事件屬于“投機不成”,反而給真正用心研究學術研究的工作者很大的打擊,讓不少工作者形象嚴重受損。學術越是活躍的地區,恰恰也是此次論文撤稿的重災區。
為什么醫生群體是論文造假的重災區?
早上2015年,就有媒體對醫生這個特殊行業做過一次調查,當時參與群體主要為三甲醫院的醫生。調查結果顯示論文是中級以上醫生職稱晉升的硬要求,并且越是高級的職稱要求就越苛刻。然而,一個悖論是,
超過三分之一的醫生認為發表論文對提高醫術不重要。
而從所周知的是,醫生每天要忙著接待大量的病患或是安排手術,真的會有那么多的時間來寫論文嗎?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湖南省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袁醫生為評副主任醫師發論文苦惱,他告訴記者,現在平均每天要做2到3臺手術,忙的時候要做4臺手術,一天站六七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情,根本沒有精力再搞科研,更別說要在醫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而這也是許多醫生的常態。另外還有近36.51%的醫生表示,他們勉強完成要求,而高達25.88%的醫生表示無法按時完成。論文讓他們找不到北,壓力巨大。最后,三成以上的醫生表示自己有造假行為,而接近四成的醫生表示自己沒有造假行為,但是迫于壓力可能會有。當時媒體還將這篇稿件的題目頗為傳神地總結了困境——《以論文評職稱:殘酷的現實
逼良為娼的結局》。
目前國際學術期刊審核制度又是怎樣的?
在當前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審核中,論文作者可以向期刊編輯推薦審稿人。此次遭撤稿的作者便利用推薦審稿人的制度漏洞,虛構同行評議專家信息。在這其中,第三方機構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第三方機構不僅為作者提供論文潤色服務,甚至還可以提供論文代寫、同行評議服務、投稿等一條龍服務,已然形成一條龐大的灰色產業鏈。
而本次爆發的斯普林格大規模撤稿事件,追其原因可以說就是造假,更具體點說是同行評審造假。
同行評審造假具體是什么意思呢?同行評審(Peer
Review)這個概念搞科研的人應該比較熟悉,即一篇學術文章投稿之后,出版單位會讓同一領域的其他專家學者來進行評審,以決定稿件是否能被錄用刊出。這種做法的目的是確保作者的著作水平符合一般學術與該學科領域的標準,可以稱的上是現代科研大廈的“根基”。所謂同行評審造假,就是論文作者寫上了評審人的真實姓名,但虛構了評審人的電子郵箱,編輯把論文發到虛假的郵箱地址,從而收到“百分百認可”的同行評審,以致于讓不合格的論文得以發表。
中國學術論文撤稿是否已有先例?
其實這已經不是中國論文遭遇第一次大規模集中撤稿。早在2015年《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原因也是第三方機構虛構了同行評議專家的信息。
遭集中撤稿之后,中國科協提出“五不行為準則”:不由“第三方”代寫論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論文、不由“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不提供虛假同行評審人信息、不違反論文署名規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也表示將陸續追回相關科研經費。也許正是因為2015年已經出現了集中撤稿事件,中國方面當時做出了處理。這一次,中國科協負責人在會見出版商施普林格中華區負責人時表示,“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確實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發生后,出版集團沒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出版集團和期刊編輯存在內控機制不完善、審核把關不嚴格等問題,理應對此承擔責任。”把這句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雖然我們的論文有違規行為,但如果你們出版方把關嚴格,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所以期刊方面也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