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保健品防治疾病不靠譜
保健品的本質是食品
我們通常講的保健品其實是保健食品的簡稱,本質仍為食品。
近日,CFDA官網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監管工作的意見(意見征求稿)》。按照《意見》,CFDA將在保健食品監管方面作出改變,明確了保健食品的基本定位,保健品是區別于藥品和普通食品的一類特殊食品,包括補充正常膳食營養素供給不足的膳食補充劑和聲稱具有促進人體健康功能的食品。具有明確的食用量和食用方法,適宜和不適宜人群,不能替代正常膳食、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不能替代藥物。保健食品應當明顯標注特殊標志,產品名稱不得以保健功能命名。
一些國家將保健品稱之為膳食補充劑或營養補充劑,用來補充人體缺乏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類、膳食纖維等。有專家稱,從保健食品中獲取的營養成分,都可以從食物中獲得。
不含有效成分的保健品堪稱安慰劑
認可保健品功效的消費者對保健品效果的評價更為主觀。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對國內保健品的質量頗感憂心,在保健品的生產環節,由于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管機制,聲稱具有保健功效的保健食品是否添加了有效成分,添加量為多少,一直以來都是廠家說了算。這樣一來,沒有添加有效成分或者添加量不足的保健品,實際上就成了安慰劑。
一向以審批嚴格著稱的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也沒有將保健品納入到監管范圍。FDA對膳食補充劑的管理采取“備案制度”,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由廠家自己確定,然后通知FDA做個備案即可,上市并不需要FDA審批。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的保健品在抽查中,也存在檢測不到包裝標識中所提及功效成分的情況,令舶來品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為驅利夸大保健品功效
保健品是公認的暴利行業。為獲取高額利潤,一些企業利用套牌和貼牌方式生產保健品的現象長期存在,銷售環節更是亂象叢生。史立臣稱,一些保健品利用傳銷、會銷形式將產品包裝成包治百病的形象,籠絡消費者成為產品的忠粉,欺騙消費者長期購買。所以形成了正規保健品賣不過非正規產品的行業怪象。
記者在藥店調查時發現,有國藥準字批號的維生素C藥片,每瓶100片,在藥店的售價僅1.5元,但貼上保健品標簽的某知名品牌維生素C,每瓶60片,售價竟高達近百元。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景子芮指出,只要兩種維生素C的分子式相同,發揮出的生理作用就是相同的。兩者的區別在于維生素C片成分的來源,前者是化學合成,后者為天然萃取。某三甲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稱,按照目前的審批制度來看,藥品的質量控制標準遠高于保健品。
還有專家指出,近年來聲稱可以保護關節軟骨、預防關節炎的氨糖軟骨素,功效作用也被夸大,廠家所發布的產品數據夾雜著很多商業因素。
選購認準“小藍帽”標志
好得快大藥房總經理張捷介紹,目前藥店暢銷的保健品主要分為幾大類,維生素類、減肥類、滋補類、提高免疫力等,消費人群基本訴求仍為改善身體功能。如,關注深海魚油類保健品的消費者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為主,靈芝孢子粉受到癌癥患者的青睞。
景子芮稱,正規保健品會在產品的外包裝盒上標出藍色外形如“藍帽子”的保健食品專用標志,下方會標注出該保健食品的“國食健字”批準文號。如不能確定標識是否可靠,消費者可登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數據查詢欄,通過輸入保健食品批準文號,查詢產品的真偽。
專家明確指出,如果是因為身體狀況或者生活方式的特殊原因,導致難以從飲食中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那么適當地補充一點缺乏的成分也未嘗不可。指望從保健品中獲得額外的“保健功能”甚至治病防病并不靠譜。
- 下一篇:27省份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 上一篇:2016年我國注冊護士總數超350萬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