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限量取消 還能放心喝茶嗎?
近日,國家衛計委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7)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從今年9月開始,包含茶葉在內的植物性食品稀土限量標準將被取消。這個消息一出,茶農、茶商樂了,但消費者疑惑了:這些年,不知多少茶葉品牌倒在了“稀土超標”上,取消它會不會影響茶葉的安全性?
稀土限量標準是中國特有標準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80年代,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曾有研究報告表明,人體日常允許攝入的稀土量為14-24毫克,1991年6月原國家衛生部出臺的《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衛生標準》(GB13107-1991)中,首次將茶葉中的稀土指標限定為2.0毫克/公斤。此后,2005年衛生部實施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繼續沿用相關標準至今。
食品工程博士、《吃的真相》系列文集作者云無心表示,對茶葉中的稀土含量進行限制,是中國特有的標準。也正是因為這一標準的設立,大量中國茶葉不合格,從而影響了出口。
他介紹,稀土是17種化學元素的統稱。它們在現代電子工業中至關重要。雖然叫做稀土,但它們并不稀少,而是在土壤中廣泛存在,只是含量低而無法開采。這些沒有工業開采價值的稀土對動植物會產生影響。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低濃度的稀土能促進種子發芽以及植物的生長發育,而濃度超過一定量,則又會抑制生長。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土壤中的稀土元素會被植物吸收,聚集到植物的葉片以及種子中。生長期越長,積累的也就越多。
專家解讀:茶葉設置稀土指標并無實際價值
關于稀土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相關研究極為欠缺,因為17種元素在不同地區的土壤中含量不同,為研究帶來了很大困難。包括負責評估各種污染物對人類健康影響并制定安全標準的國際權威機構JECFA至今也沒有對稀土做出評估,更沒有設立“安全攝入標準”。在中國,一些學者通過調查發現,高稀土地區的人群體內的稀土含量比低稀土地區的人群要高,他們體內的一些生理指標也存在顯著差異。考慮到稀土并不是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部分專家認為,稀土的攝入量還是越低越好。
2005年發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國家標準中,茶葉、稻谷、玉米和小麥的限量標準均設定為2.0毫克/公斤。而現實情況是,采用嫩葉的茶,如綠茶,這個限量還不難達到。而采用成熟葉片的茶,如普洱、紅茶等,就有大量的茶葉超標。也就是說,即便茶農規規矩矩不進行任何違規生產,還是不能保證收獲的茶葉合格,而且超標的比例還不低。
這種情況下,就有人質疑是不是標準制定的不合理。云無心指出,損害健康的不能光看某一食品中的含量,而要看人們攝入的總量。對于稀土這樣在各種食物中廣泛存在的元素,就需要考慮各種食品對于總量的貢獻。大米、玉米和小麥的稀土限量是2.0毫克/公斤,實際上的平均值大約在1.0毫克/公斤。如果一個人每天吃500克主食,即使不考慮來自于蔬菜水果等其他食物的量,攝入的稀土也大約有0.5毫克,而且這些稀土會被直接吃下。而茶葉,以一天沖泡10克左右計算,即使稀土含量超標一倍,也就是4.0毫克/公斤,含量也只有0.04毫克。而茶葉中的稀土只有一部分能被沖泡出來,其貢獻的稀土與其他食品相比可以忽略。
“從這個意義上說,茶葉中設置稀土這個指標,并沒有多大的實際價值。”云無心表示。
- 下一篇:“勺子刮舌診病”為何能刷屏
- 上一篇:寶寶摔落第一時間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