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粽飄香 健康食用有講究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2等營養成分,具有補中益氣、養胃健脾、固表止汗、止瀉、安胎、解毒等作用,《本草經疏》就有記載:“糯米補脾胃,益肺氣之谷。脾胃得補,則中自溫,大便亦堅實。溫能養氣,氣充則身自多熱。”
作為輔料的紅豆、大棗,也是非常有營養的,紅豆能清熱解毒、淡滲利濕,大棗更是藥食同源的寶貝,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朱葉珊提醒,粽子雖美味,但也是一種高熱量的食物。糖尿病、腎病、高血脂、高血壓患者以及老人、兒童如果飲食不慎,會罹患上“粽子病”。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宜食用涼粽子糯米中的淀粉支鏈在加熱以后及冷卻以后的形態不同,糯米食品冷了以后,淀粉分子會增大,導致難以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對有胃病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宜作為一餐當中的唯一食品吃粽子一定要配一些菜。這樣就不會有這么強的饑餓反應。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可幫助吞咽和消化,同時,吃粽子時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最好是涼拌菜,這樣可增加纖維素的攝入,而維生素本身就是一種消化酶,可促進粽子的消化。白蘿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認為,蘿卜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有通氣、去積食的作用。對于老人、小孩和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吃粽子的時候搭配上白蘿卜湯是最好的選擇。
不要一次吃得太多粽子不要一次吃得太多也不要空腹吃。因為糯米在胃里停留很長時間,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復發。粽子黏度高、缺乏纖維質,不易消化,而夜間人體消化功能減退,所以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并非人人適宜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
總之,提醒大家,粽子雖然美味,但一定要安全適量,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過個輕輕松松、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
- 下一篇:銀行負債成本承壓 核心指標倒掛
- 上一篇:中國母乳庫何時擺脫“庫存少 爭議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