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臺更換屬地存管銀行 成本有多大?
“在上周上海市監管層聽取各家平臺對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時,關于這一條款的反響最為激烈,疑問和意見也最多。”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上述人士還表示,征求意見稿之所以作出該規定,一是從監管角度,銀行在本地有營業網點,更利于信息共享;二是從風險處置角度,一旦有機構發生風險,更利于對資金賬戶的處置。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上海目前共有42家平臺與在上海未設網點的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含已完成系統對接并上線的平臺),其中有13家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如果最終實施辦法一定要符合屬地化,那么這些平臺將面臨更換系統的壓力,而如諾諾鎊客、錢多多等宣布累計交易量過百億的平臺重新選擇存管銀行將會面臨更大壓力。
“目前市面上對接存管業務的幾家銀行,如江西銀行、華興銀行、微商銀行、廈門銀行以及新網銀行等,在北京和上海都沒有分行,因此這一條款對平臺的影響會非常大。” 空中金融副總經理包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那么,如果真的必須更換存管銀行,平臺具體會遭遇哪些障礙,有需要付出哪些成本呢?
更換存管銀行的代價
一家已經簽約江西銀行存管的上海平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它們目前在做兩手準備,一方面上海互金協會已經介入跟金融辦交涉,江西銀行方面也表示這條規定還沒有定性,后期可能會靈活調整;另一方面,平臺也在與像上海銀行等本地銀行進行接觸。
“現在更多的平臺都在觀望中,能不換就不換,畢竟時間、人力,還有對理財客戶的影響都很大。”包圣告訴記者。
包圣還表示,就算是對接速度較快的平臺,也得兩個月,同時需要15個人以上的團隊。對于經營時間較長的平臺,數據量大,更換工程量會更大;而如果是剛接好一家銀行的平臺,立刻換另外一家,工程量也很大。
那么,在上海本地上線一套存管系統的成本究竟有多少?記者采訪翼勛IT部副總監龔雷后發現,對平臺來說,上線上海的銀行存管系統一般會有兩方面的難度:從技術上,上海的銀行存管,首先要把交易信息同步到銀行,資金也要同步到銀行存管體系內進出,這里就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銀行在適應這個行業的時候,并不全是一步到位,它們給出接口,結構上有些地方并不能滿足所有平臺產品的需求。
其次是時間問題,風控通過后,實施又是比較長的時間,雖然銀行系統的效能在日漸完善中,但是平臺系統的用戶體驗其實已經高于銀行的用戶體驗,接了銀行之后,平臺系統用戶體驗略微有一些倒退,這方面平臺和銀行都在想辦法逐步優化,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平臺要更換存管銀行,在龔雷看來,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代價的高低,大致取決于3方面因素:首先,取決于系統架構,例如翼勛,其現有系統和存管做成了模塊化API,如果要換,并且新銀行方面提供的接口變化不大的話,就只需要切換調試;其次,取決于每個公司的自身產品結構改造,銀行準入標準有高有低,那么,平臺自身產品結構改造的好壞以及產品的復雜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實際的更換;再者,銀行系統的支持力度和銀行系統強弱也會影響接入的難度。
也就是說,如果現在已經上線了外地銀行存管,想要更換的上海銀行提供的接口和之前相差不大,那基本就只需要開發和測試,在團隊實力足夠強、銀行支持力度到位的情況下,最快也需要月。“現在銀行提出的20天切換,30天切換,大多是較為理想化的時間,是在一切順利的前提下。”龔雷補充道。
總體來說,第一次接,2-6個月不等;切換,1-3個月不等。
關于人力和物力成本,龔雷認為主要是技術部門的人力人本費用。更換存管銀行需要一個至少20-30人的獨立團隊,包含產品經理、架構師、項目經理、高級開發工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和運維工程師等,這些費用,大概人力成本近百萬1個月,具體多少,還得看改造時間。
另外,相關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成本這方面還包括運營團隊,在上線存管后,磨合也需要比較長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
銀行準入門檻高企
在選擇銀行方面,平臺首先考慮的問題便是銀行的準入問題。“準入大多是要求,國資背景,上市公司背景等,代收金額有一定要求,以及平臺交易量和標的情況的一些要求。”包圣告訴記者。
同時,銀行方面在對接業務上還有有很多具體的要求:包括要求存管銀行必須在官方指定的網站公開披露包括網貸機構的交易規模、逾期率、不良率、客戶數量等數據的報告;存管銀行不應外包或由合作機構承擔,不得委托網貸機構和第三方機構代開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結算資金賬戶等等,過程十分繁瑣。
“從銀行角度來看,各家都有門檻要求,很多小平臺達不到,例如有些平臺對于涉及到車的平臺就不予考慮。另外,銀行也有產能限制,即使是接入最多的華興銀行,每個月最多只能接入20家,每家上線至少還要1-3個月,”網貸之家研究總監于百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根據此前網貸之家發布的《P2P平臺銀行存管進度報告》顯示,報告指出,在389家已經與銀行簽約的平臺中,有177家平臺的背景為國資系、上市系、銀行系或風投系,占簽約總數的45.5%。其中注冊資本在5000萬元(含)-1億元的平臺最多,有157家,占總簽約數的40%。
由此可以看出,銀行對于那些沒有國資背景和注冊資本不高的平臺可能還會有高管背景、月成交量和運營時間等硬性要求。如平安銀行除要求合作平臺實際控制股東為政府、大型國有企業、主板或中小板上市公司、具有專業經營牌照的金融機構,注冊資本或實繳資本不低于5000萬元,另外還要求月成交量不低于1億元,正式開展相關業務1年以上等。
“而且具有新金融銀行存管業務的銀行準入標準雖然基本統一,但也具有一些差異性,而特點不一的新金融平臺更難找到適合自己的銀行進行托管。”網貸之家研究員王海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 下一篇:金融科技助力創新防控風險需并重
- 上一篇:互金行業最大風險是未知的風險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