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餐飲店雇人假排隊:虛假人氣撐場面終難以走遠
目前,已有店家發表聲明,否認雇用黃牛排隊制造人氣。但從多家媒體的調查探訪看,“假排隊”現象確實存在,其中既有黃牛排隊倒賣網紅美食,也有網紅美食店雇用人排隊,以制造“供不應求”的假象。
類似“饑餓營銷”手法在不同領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對來說,網紅美食似乎陷得更深,“排隊”營銷甚至成為幾近公開化的行業慣例。這些所謂的網紅美食其實是網絡營銷的線下落地,試圖將網絡營銷聚集的人氣引導至線下變現。適當搞些營銷創意本無可厚非,但一些網紅美食店雇人排隊動輒長達一個月,甚至是24小時不中斷,顯然過頭了。
一方面,雇人排隊制造“物以稀為貴”的場景,有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之嫌。一些人加入購買行列,只是因為被長隊吸引。另一方面,雇人充人氣的做法催生了市場虛火和泡沫,甚至產生“劣幣驅逐良幣”之效,從長遠看,是對市場環境的傷害。
網紅美食店所制造的人氣,確實與一些傳統餐飲店的冷清形成了鮮明對比。但無論哪個行業,靠瞬間構建的虛假人氣來支撐場面,終究難以走遠。畢竟,商業競爭最后比拼的還是服務與商品的質量。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必擔心網紅餐飲的“排隊”模式會被過度復制。
當然,這些在前期舍得投入高成本來聚攏人氣的網紅美食店,本身走的就是“賺快錢”之路,像打造網絡爆款一般,以最快的速度收割最多的購買者,往往在信譽破產前就已賺得盆滿缽滿。在不違法的前提下,這一做法屬市場自由。然而,市場一旦被“賺快錢”“做爆款”的浮躁心態主導,還有多少人真正重視質量的維護與經營?由此可能引發的市場道德風險不容忽視。
互聯網創業浪潮催生了各種創業模式,體現著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但網紅美食“排隊”營銷模式的盛行,多少讓人看到了繁榮表象下潛藏的泡沫與危機。靠概念炒作也好,靠雇人排隊裝點門面也罷,似乎人人都在追求打造爆款,以最快的速度進場,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賺錢再離場。這樣的創業創新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引人深思。
“爆款”模式擁有市場,所折射的社會心態同樣耐人尋味。不少人追逐網紅美食,并非沖美食而去,而是不想掉隊,追求某種身份上的認同。食物是否真的美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場,我買了,我吃到了”。商家所制造的排隊場景,便是迎合和刺激這種大眾心理。
互聯網為每個人敞開了信息的大門,但是否真的促進了個性張揚和獨立思考,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