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出孩子挫折承受力
發布日期:2017-06-21 瀏覽次數:454
核心提示: 挫折是孩子在社會化過程中難以回避的一道門檻,如何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需要父母在理解和接納的基礎上,幫其建立正確的成敗
挫折是孩子在社會化過程中難以回避的一道門檻,如何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需要父母在理解和接納的基礎上,幫其建立正確的成敗觀。
家長要先正確面對失敗。當孩子面臨挫折、承受壓力時,父母要先反思哪些是由父母不合理期待造成的,究竟是孩子輸不起還是父母輸不起?有些父母出于自尊、面子,能接受孩子成功,卻難以接受孩子失敗,甚至把焦慮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使孩子在面對挫折時越發焦慮、恐慌。教育孩子說到底是父母的修行,父母成熟的心態會直接影響孩子如何正確面對挫折。
給挫折設個期限。孩子努力后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時,感到受挫是非常自然的。這時,父母要接納這種失望和挫敗感,允許其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感情,比如傾訴、寫日記。當孩子能夠表達情緒,也被正確理解和接納后,就有了對抗挫折的心理力量。此時,父母可以幫孩子給挫折設個期限,鼓勵他們從中走出來,用積極的情緒替代挫敗感,可以說:“你現在看上去很難過,媽媽遇到這種事情也一樣,不過媽媽相信你明天早上就會好起來。”
正確解釋與看待。孩子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我為什么成功(或失敗)”“為什么我生物測試總是考不過別人”等。美國心理學家維納指出,對成功和失敗做不同的解釋和判斷,會對以后的行為產生不同影響。如果孩子把考試失敗歸因為智商,會降低學習積極性,今后可能還會失敗;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不夠努力,可以減少挫敗感。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幫他們分析成敗的原因,對成敗做出合理解釋。
學會轉個念頭。同樣是考英語,兩個孩子都沒考好。一個孩子覺得沒關系,另一個卻傷心欲絕。前者認為,一兩次沒考好很正常,吸取經驗教訓,下次再來。后者可能認為,考不好就不是好學生。所以,父母首先需要學會正確理解事件和行為之間的關系,同時鼓勵孩子遇到挫折時轉個念頭,換個角度思考。
- 下一篇:夏日飲食要清補 忌喝冷飲來消暑
- 上一篇:哺乳期女性不要用多潘立酮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