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穿等生存型支出,到住、行等發展型、享受型消費,65年來,中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實現了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這是北京五棵松籃球館,由美國NBA選派的教練正在帶領一群小學生上籃球課。就在家門口,普通市民家庭的孩子就可以接受世界一流水平的籃球培訓。
65年來,中國人的消費理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聯合國的劃分標準,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超過60%,為貧困國家;今天,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已經降到30%多,實現了總體小康。變化最大的是農民家庭,他們花費的100元中,食物消費已經由原來的近70元,下降到不到38元,更多的錢用于改善生活品質。
在河南項城市,十個在大城市打工的農民一口氣團購了十套房子,國慶節前已經拿到了房產證。
2013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447602億元,比1978年末增長2124倍,年均增長24.5%。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改善。2013年我國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的41908元(約合6767美元),按照世界銀行劃分標準,我國已由低收入國家邁進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自1981年以來,中國貧困人口減少6.6億,占世界脫貧人口的70%以上,被世界銀行贊為“史無前例”。
吃飯不愁了,中國人把目光更多投注醫療、健康,提升精神生活。更多人愿意定期體檢,更多人喜歡休閑閱讀,更多人關注親子情懷。
在中國許多的城市里,每天傍晚,浩浩蕩蕩的暴走族和跑步族,成了公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生活富足后,更多地把健康放在了首位,眼下,馬拉松成了當下中國最火的運動項目,在百度上輸入馬拉松報名,看到的全是爆滿的信息。9月26日,杭州馬拉松正式報名,23500個網上名額一掃而光。一位網友調侃道:“我想報半馬(拉松),半馬沒了,那就短馬(拉松)唄,沒想到,手一抖,短馬也沒了。”
如今的中國,一秒鐘,老百姓在出境旅游上就花掉3萬塊錢,一秒鐘就賣出16本紙質圖書,每3秒鐘就有2兩輛汽車被買走,中國人一年中的法定休息日也由不足50天,增加到115天;9億農民中的3億變為市民,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到2020年,還將有1億左右農業人口進入城鎮,與城里人一樣,不再有戶籍差異,并且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