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身場所調查:老舊小區難覓公共健身場地
今年入夏以來,大爺大媽因跳廣場舞與年輕人搶占籃球場、高考期間拒停跳舞、青島老人暴走團占據快車道健身等消息頻頻見諸媒體。這些沖突背后所反映的問題,其實就在于老年人健身場地緊張。老年人因健身場所與年輕人發生沖突、健身場地緊張問題是否普遍?這些問題看似小事,卻需要社會共同關注。
如今走在街頭,不時能看到跳廣場舞的老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老齡化社會日益臨近,老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視健身,老人健身場地緊張的問題成為當下公共健身場地緊張的縮影。
當前,老年人健身場所現狀如何?《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西街小區的張奶奶今年70歲,由于住的離中國傳媒大學比較近,她每天都會去學校跳廣場舞。
“每天都來,和我的這群‘舞友’跳跳廣場舞,鍛煉身體。”張奶奶伴著音樂一邊跳舞一邊對記者說。
張奶奶跳廣場舞的位置正好與中國傳媒大學學生滑板俱樂部的活動位置相連,雙方是否因活動場地而發生沖突?“不會的,這一塊地方比較大,他們搞活動也沒有對我們跳舞造成影響,我們都互相不認識,而且都沒有說過話。”張奶奶說。
“我們第一次來這個地方跳舞時,他們還沒在這搞活動。而且,他們都很尊重我們,平時玩滑板時與我們相隔有一段距離,可能也是怕發生意外吧。”張奶奶說。
當記者問到老年人活動場地是否緊張時,張奶奶笑著說:“能不緊張嗎?北京這地兒寸土寸金。我們自己的小區建的比較早,場地規劃不好,大多數人都是到學校操場散步、跑步。”
隨后,記者來到張奶奶所住的定福莊西街小區。記者注意到,小區基礎設施比較少,道路旁停滿了私家車,幾乎沒有空閑用地。
在小區一塊荒草叢生的平地上,記者見到幾處已經生銹的公共健身器材,看上去破敗不堪。居民匆匆走過,沒有人注意到這些健身器材。路過此處的一位大爺告訴記者,小區內的健身設施已經荒廢很久了,沒有人維修保養。
當記者問到小區健身場地情況時,這位大爺說:“這里住的人都去傳媒大學里鍛煉健身,物業當然就沒有考慮小區健身用地的問題了。”說完,大爺搖了搖頭,無奈地走開。
和張奶奶相比,居住在北京市西城區平安大街附近一個小區的劉阿姨態度強硬了許多。
劉阿姨是南方人,今年57歲,年輕時當過護士。
劉阿姨所住的小區,算得上是北京房價排行靠前的小區了,但是小區修建時間早。
劉阿姨告訴記者:“在南方,感覺一些小區的空地比北京大很多,能跳廣場舞的地方也有不少。在北京,我們都只能在公園里或者小區里跳,而且我們小區的用地規劃也不算很好。”
記者在劉阿姨所住的小區看到,這里的房子修得比較密,樓間距比較小,小區內的空地非常有限。用劉阿姨的話來說,“房子和房子都快要貼在一起了”。
“想跳廣場舞必須得去公園或者別的小區,特別不方便。”劉阿姨說。
在北京市海淀區一個居民小區門口,記者遇到了買菜歸來的李大爺。
李大爺今年66歲,現在是一名“全職爺爺”,每天接送上小學三年級的孫子。
“我每天就是上街買菜、做飯、打掃衛生,然后接送我孫子。兒子和兒媳婦都很忙,早出晚歸,沒時間在家里帶孩子,我覺得孩子們挺辛苦的,就主動過來幫幫忙。每天上街買菜、接送孫子也是一種鍛煉啊,走一走看一看,不需要特別的場地。”李大爺說。
對于老人跳廣場舞健身,李大爺有自己的看法,“跳廣場舞太鬧騰了,有時候還擾民,特別是高考中考那一段時間。海淀區的學生本來就多,這樣很影響學生的睡眠”。
“你看,這里到了晚上都是跳廣場舞的。我們小區的面積本就不大,一些空閑的地方全部被跳廣場舞的人給‘霸占’了。”李大爺指著小區內的籃球場和停車位對記者說。
記者注意到,李大爺所在的小區不僅占地面積不大,有限的空地也基本上都被當作停車位使用。
“我覺得老年人可以去小區外面走走路或者跑跑步,并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健身場所。”李大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