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發展要平衡好創新與監管
2017年,以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已成為業內關注焦點。
李東榮認為,在當前這樣一股全社會關注金融科技的熱潮中,金融從業者尤其應該客觀冷靜,不應該刻意割裂金融和科技的融合關系,忽略金融本質屬性和技術發展的規律,過度炒作尚在發展初期的新興技術。
金融和科技的融合發展由來已久,目前正在朝著移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更高階段發展。現在很多新興科技企業也進軍金融業,并與金融業相互融合。
李東榮認為,在快速發展中,金融科技已對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產生潛在影響。從正向影響看,通過多元化的金融主體有效競爭,將有助于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增強金融系統的穩健性。金融科技能夠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將更多的小微經濟主體納入到經濟金融活動中,有助于降低風險的集中度。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應用,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
從負向影響看,金融科技提供跨市場、跨機構、跨地域的金融服務時,會使金融風險的傳染性更強,波及面更廣,或者說傳播的速度更快。金融科技服務的眾多長尾客戶,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較弱,更容易產生“羊群效應”。金融科技主體依托網絡效益、規模效益,更容易實現跨界混業經營,也可能產生一些不正當競爭和系統性風險問題。
同時,在貨幣政策工具方面,網絡借貸、互聯網基金銷售等金融科技業務,降低了各類金融資產之間的轉換成本和時間成本,使得金融市場對利率變得更敏感,有助于提高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同時,部分金融科技業務具有一定的貨幣創造功能,使得傳統貨幣層次邊界變得模糊。
因此,李東榮強調,需要把握好金融科技創新與風險監管的適度平衡。由于金融內生的脆弱性和外部規制的滯后性等原因,每一輪重大的金融創新在誕生之初,往往伴隨著風險的快速累積。從金融業抑制創新風險規制的動態循環演進可以看出,金融創新和風險監管并不矛盾,兩者之間必須形成適度平衡。在金融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慮借鑒“監管沙箱”、監管科技的理念,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創新管理機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應用試點、產品實驗,讓所有金融產品創新“走得動、行得通、坐得正”。另一方面通過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的并行互補,行政監管和自律管理的有機結合,建立金融科技風險全覆蓋的長效監管機制,讓監管部門對金融科技創新“看得到、穿得透、管得住”。
- 下一篇:金融科技風險監管 應體現制度前瞻性
- 上一篇:金融科技發展需引入科技監管體系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
- “百億”夢碎后,洽洽食品如何走出增長困局?
- 深入理解多重共線性: 基本原理、影響、檢驗與修正策略
- 啤酒、白酒賽道競爭加劇,華潤啤酒難尋第二增長曲線
- 國家稅務總局:1-9月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減稅降費退稅超2萬億元
- 不用開股票賬戶!A500指數ETF聯接基金助力場外一鍵布局A股核心!
- A股回購熱潮繼續,A500ETF(159339)翻紅,四川長虹、聞泰科技漲停丨ETF觀察
- 美股漲勢擴大至非科技股,但財報季將有不同答案?
- 風電混塔滲透率今年將達60%,整機商或成行業主導
- 中鹽集團成員企業,復合肥龍頭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蘭州銀行前三季度“增利不增收”,資產質量又現波動,不良率增至1.83%達三年來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