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一學各國的健康經 比如日本人長壽愛吃魚
澳大利亞:不追求高強度鍛煉。在競技體育中有一句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很多健身者也將這一要求貫徹到自己的生活中。但在澳大利亞人看來,不斷追求身體的極限,讓身體負荷過重,并非健康首選。他們的健康哲學是:應通過看似簡單、互動性的活動,如游戲、唱歌等,刺激身體和大腦同時受益。目前生活在紐約的澳大利亞人索尼婭·約翰遜說,這一理念的貫徹從嬰幼兒時期就已經開始,不僅有助于提高孩子對各種運動的探索精神,還能增強親子之間的關系。
點評:“更快、更高、更強”,只適合競技體育運動,而不能廣泛適用于一般的健身運動,否則會適得其反。
法國:享受每一口食物。快節奏生活下,很多人習慣了狼吞虎咽、邊走邊吃,或是在看電影時,機械地往嘴里塞著爆米花。可在法國,有這樣一種說法,“享受你的食物,不要匆忙咽下”。這一傳統使得法國國民受益匪淺。研究發現,吃東西時將全部注意力放在食物上,有助于控制饑餓感,增強飽腹感,進而起到保持身材,預防2型糖尿病等作用。這種飲食方式,加上控制食量、少吃加工食品等好習慣,成為法國人健康狀況良好的重要原因。
點評:細嚼慢咽的確是個好習慣,有利于對食物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和消化,從而促進腸胃健康。
冰島:游泳也是社交。在冰島,你很難找到一個沒有公共游泳池的城鎮。游泳是一種良好的全身運動,有益血管健康,但冰島人喜好游泳的原因卻不止于此。對冰島人來說,游泳不只是種運動,也是一種通行的社交方式。貝克菲爾德認為,冰島人給游泳賦予了一種新的含義,即游泳“讓我們在一起”。研究證實,擁有令人滿意的、緊密的社會聯系,會讓人更快樂、更健康,也更長壽。
點評:游泳是很好的全身運動,凡是有條件的,都應經常游泳鍛煉。北京有位游泳教練將游泳與“太極”相結合,創造了“水上太極泳”,效果更不錯。
印度:在家就要光腳走路。如果到一個印度人家里做客,你需要把鞋脫在門外。因為在印度文化中,這表示一種尊重。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光腳在不同平面上行走,就像為腳底神經做了一次全面的按摩,有助于促進健康,比如,提升免疫功能并抗炎。患有糖尿病或患有神經痛的人,建議穿上襪子。
點評:人體腳部有連接臟腑的6條經脈,雙腳分布有60多個穴位。光腳行走有助于促進健康,這是不爭的事實,在溫暖的季節值得提倡。但在天氣涼了的季節,不建議光腳走路,否則對身體會有損害。
日本:泡溫泉是種日常。在日本,你不需要專門計劃一個水療假日,因為對他們來說,泡溫泉跟平日刷牙沒什么不同,是非常簡單和普遍的一件事。泡溫泉不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肌肉力量,提高壓力耐受水平,有研究發現,將身體泡在礦物質含量豐富的溫泉中,能治療焦慮癥,甚至比吃藥效果更好。
點評:經常泡溫泉對身體有利,但絕大多數國人都不具備這個條件。針對我國情況,倡導每天泡腳也是不錯的選擇。
瑞典:只吃應季蔬果。瑞典是一個季節特點分明的國家:冬天寒冷黑暗,夏天溫暖明亮。瑞典人在飲食種類的選擇上,也延續了這樣的季節差異。在冬天大雪飄飛、溫度徘徊在0攝氏度左右時,瑞典人不會嘗試去吃生番茄沙拉;在2月份,瑞典的市場上也絕對不會出現草莓。來自美國舊金山的美食家卡莉法諾曾在瑞典待過一段時間,她認為,瑞典人習慣了吃本地和應季的蔬果,而這對他們的健康非常有好處。
點評: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本地蔬果可防止因腸胃不適而造成的身體傷害;應季蔬果新鮮,受細菌感染的幾率低,營養成分流失少。因此,吃當地和應季蔬果非常有益健康。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技術水平的提升,也不需要一味排斥外地果蔬,可適當食用外地果蔬,但不可一次吃過多。
英國:在家吃飯很普遍。在倫敦一戶人家做客時,他們的冰箱大小讓卡莉法諾吃驚不小,“相比較美國家庭,英國人的冰箱實在是太小了。”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因為冰箱容量有限,人們不得不經常出門購買新鮮食材,避免了大量加工食品的堆積。更重要的是,冰箱容積并沒有影響到英國人在家做飯的熱情。相反,他們對于在家吃飯的熱情,遠高于出門就餐。這種傳統習慣帶來的健康好處早有研究證實:在家吃飯能夠降低熱量攝入,讓人吃得更健康。
點評:在家吃飯的確好處多多。首先,能控制油和鹽的攝入,有助于預防多種慢性病。其次,油品質量有保證,因此有些餐館可能會使用質量較差的油進行烹飪。再次,食材新鮮,且會清理的比較干凈,烹飪過程中也能保證衛生。最后,在家吃飯很劃算,有利于養成勤儉持家的好傳統,特別是一家人圍坐餐桌,更能增進家人感情。對國人來說,在家吃飯的傳統理應撿起來
- 下一篇:環保部:上半年按日連續處罰約6.1億元
- 上一篇:體型影響壽命!滿足這8點的人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