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實體經濟需加快三大創新驅動
第一點:加快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代表,2016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達24.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3.3%,占世界的比重超過20%,連續7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但我國并不是制造強國,產業結構不合理,總體處于世界制造產業鏈的中低端。剖析其原因,主要就在于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不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科技供給不能有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需要。要破解這一難題,就必須提升和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實體經濟發展能力。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對科技創新依賴度大幅提高,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的融合日益加深,我們惟有認清這一形勢,適應這一趨勢,把科技創新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使其真正能夠成為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科技創新,體制是關鍵。要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應用。同時,國家和地方政府也要制定和落實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各項政策,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快發展研發力量,加快培育一批掌握行業“專精特新”技術的“隱形冠軍”,催生更多創新型“獨角獸企業”。
第二點:加強管理創新
管理創新是做優實體經濟的重要手段。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較大提升,一批企業進入世界500強,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企業總體的管理水平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管理模式仍然比較粗放。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垂直一體化的產業組織開始向網絡化趨勢轉變,智能化經濟初見端倪,企業管理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和特點。當前加強管理創新,一方面,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將網絡、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等運用到管理的各個環節;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深度挖掘客戶需求;有序實施生產裝備的智能化改造,對簡單重復、安全風險高、作業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等崗位,實施機器人替代的科學管理;另一方面,要著力推進商業模式創新。以創造客戶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平臺企業為中心,整合企業內外資源,建立持續盈利的經營模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營銷渠道,合理調整業務流程、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推進跨界協同,通過組建聯盟、投資合作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此外,還要持續推進精益管理,加強內部成本管控,強化資源能源集約管理和優化配置,創新內部市場化經營機制;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生產模式;加強供應鏈管理,采用國際標準和行業先進標準,推進上下游企業橫向聯合和縱向整合。
第三點:加強品牌創新
品牌作為質量、技術、商業模式、企業文化等企業無形資產的有效承載體,代表著產業鏈的高端和高附加值。那么,如何提高品牌競爭力?其關鍵還在于創新。事實上,品牌作為生命體,同樣會衰老死亡,需要不斷賦予品牌創造消費者需求的新能力。只有持續不斷的創新才能讓品牌永葆活力。一是要激發用戶的潛在需求。品牌只有能夠激發來自于用戶內心深處的潛在需求,才能真正打動一代消費者,從而長期有效地使得用戶對品牌產生聯想并保持延續性,進而形成價值認同,最終達到品牌創新目的。二是要實現差異化定位。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不同品牌的同類產品之間日趨同質化,要讓接觸眾多品牌的用戶有效識別品牌,差異化必不可少。當前品牌差異化定位的手段和工具很多,主要有產品差異化、市場差異化、渠道差異化,而最為有效的則是價值差異化,即文化差異化。三是要借助有效的營銷手段。根據營銷環境的變化情況,并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條件和經營實力,品牌通過有效的營銷手段,尋求營銷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變革,就能使消費者對其形成新的認知和體驗。
- 下一篇:走好國企改制“最后一公里”
- 上一篇:貿易便利化為“金磚”添成色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