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數字貨幣的短板
數字貨幣要成為一種未來貨幣形態,首先要具備現有貨幣的所有功能:支付手段、流通媒介、價值尺度、價值貯藏等。然而,以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現有數字貨幣在一些傳統問題上依舊存在挑戰。
從支付手段功能上看,要想將現有數字貨幣普及到大眾日常交易場景,技術上還有不少挑戰。以此次比特幣擴容為例,擴容不是增加比特幣的總體數量,而是增加現有區塊鏈賬本的容量。每筆比特幣交易就像一頁賬單,而一個區塊就好像把一疊賬單釘成一個賬本。每10分鐘比特幣網絡上就會形成一個由“礦工”計算加密打包的“賬本”,這些賬本按照時間順序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大家常說的區塊鏈。
初始時,每一個區塊的數據容量是1M字節,在比特幣交易不甚頻繁的過去,這個容量并沒問題。隨著比特幣交易數量增大,每單交易排隊等待“打包”確認進入區塊的擁堵問題就越來越嚴重。于是,相關技術團隊提出,要對每個區塊進行擴容,比如升級為每個“賬本”2M容量。換個“大車廂”,單位時間內能“上車”(進入區塊)“乘客”(交易數量)可以相應增加,交易擁堵的狀況也將得到緩解。
交易的速度和交易的可靠性,是一個支付系統的生命。從過去支付金、銀,到后來的紙幣、信用卡、手機支付,人類自有貨幣以來,支付行為幾乎都是瞬間完成的。而現在,由于涉及比特幣“礦工”的巨大利益,將區塊擴容到2M的小改進都難以取得共識。即便擴容問題順利解決,比特幣網絡的交易速度依舊不及現有體系。加上比特幣網絡沒有中央清算機制,因此它既是支付系統,同時又實時清算,每筆支付經過區塊驗證后實時劃轉到賬。放到未來巨量的經濟體量和交易數量中,現有比特幣的交易效率是不可容忍的。
由于比特幣限制供應總量,持有者認為它具有抗通脹的作用。但由此帶來的通縮問題,對經濟危害甚大:貨幣供應無法跟上經濟分工的擴大和技術爆炸;現在手里的錢永遠比將來更值錢,這將抑制生產和消費。貨幣本身成為財富和追逐的對象,帶來的后果就是,比特幣作為財富貯藏手段大量退出流通,而社會又需要創造其他支付手段應對流通問題。
毫無疑問,數字貨幣是對建立未來貨幣系統的一次有益嘗試,但其前提是要與現階段人類的生產力、技術、文化水平相適應才可行。過去,我們過分強調現有信用本位制度下,數字貨幣的匿名性、信用性、財富屬性等特征,卻忽略了貨幣應具有的基本功能。時下的各類數字貨幣融資熱潮,并不意味著數字貨幣作為貨幣越來越普及,反倒是被一些人當作“數字資產”來貯藏、炒作或用于非法目的,這就不能不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惕了。
- 下一篇:協調發展理念的豐富內涵與重大意義
- 上一篇:走好國企改制“最后一公里”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