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等于快樂?“一切都好”背后心理問題
發布日期:2017-08-09 瀏覽次數:435
核心提示: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相關研究表明,極度樂觀和極度悲觀都是人類無意識采取的一種自我防衛態度。因此從不沮喪、總是笑容滿面地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相關研究表明,極度樂觀和極度悲觀都是人類無意識采取的一種自我防衛態度。因此從不沮喪、總是笑容滿面地說著“一切都好”的人,背后也許掩藏著令人擔憂的心理問題。刻意忽略他人和自己的痛苦是深層心理問題的特征。
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學家塞爾本·約內斯庫教授(Serban Ionescu)認為,固定不變的強烈情緒(極度樂觀或者極度悲觀)是人類無意識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采取這種態度的人會通過否認和改寫事實獲得心理平衡。嚴重者甚至會產生幻聽,把自己不想聽到的詞聽成別的詞。
精神分析學家多納德·威尼柯特(Donald Winnicott)認為這種極端態度的成因是“假我”的心理機制。這種心理機制通常形成于嬰兒時期。當父母沒有滿足嬰兒的需求時,嬰兒會認為父母希望他們做出某些反應。于是這些嬰兒就會按想像做出他們認為的、符合父母期望的反應,讓父母感到自己是合格的父母。由此,這些嬰兒早早就形成了在任何狀況下都說“一切都好”的習慣。
這是一種心理問題而非“樂觀積極的態度”。極度樂觀會給人一種無所不能的錯覺,并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比如,一名極度樂觀的艾滋病患者會在患病初期、不接受治療或者不采取保護措施就與他人發生性行為。
研究人員認為許多企業高層和位高權重者可能會出現“一切都好”的心理問題,因為他們會付出所有精力塑造想象中完美的自我形象。一方面,他們沒有正確的自我定位;另一方面,他們會努力做事來掩蓋“病態的自戀”,由此就會產生心理問題。
- 下一篇:便秘多年怎么治
- 上一篇:英國最新調查顯示:老男人比小鮮肉自信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