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發布2017半年報 凈利潤增超三成居行業前列


報告期內,華夏幸福投資運營的園區新增簽約入園企業222家,新增簽約投資額731.5億元。不難看出,作為唯一躋身千億俱樂部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始終堅持“產業優先”戰略,不斷提升產業創新驅動能力,促進委托開發區域的產業升級。
截至2017年6月末,華夏幸福預收款項余額約1,330.6億元,較期初增長29.8%。上述款項將在未來3年內逐步結轉為公司的營業收入與利潤,有利于鎖定公司未來三年持續高增長的經營業績。
園區業務穩步推進 產業發展持續發力
華夏幸福凈利潤的持續增長,離不開其產業園區業務的穩步推進。
據華夏幸福此前發布的經營情況簡報顯示,2017年1至6月,園區結算收入和其他業務(物業及酒店等)同比分別增長了54.91%和120.81%。
另有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底,華夏幸福憑借約3600人的產業發展團隊,聚焦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文化創意等10大行業,累計引入簽約企業近1300家,招商引資額超3300億元,創造新增就業崗位5.1萬個。
這一點表明,華夏幸福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盈利結構,均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華夏幸福產業發展持續發力,帶動了其產業新城開發建設中園區結算收入的穩步增長。而隨著公司園區拓展產業發展服務進入規模結算期,產業新城對盈利的貢獻還將持續提升。
以龍頭企業為引領 聚焦打造產業集群
自2002年開始與固安縣政府探索出一條可復制的PPP模式后,華夏幸福便逐步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市場力量代表。其以產業新城為載體,以創新理念為抓手,通過一系列專業的產業服務,推動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為區域經濟發展摸索出一條值得借鑒的道路。
報告期內,公司與華為集團、美國ATI集團等行業翹楚開展深度戰略合作,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發揮龍頭企業在資本、資源、市場等層面的優勢,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打造產業集群。
此外,華夏幸福還加快推進與國際優秀大學的產學研合作,今年先后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攜手搭建國際產業和智慧城市領域的產、學、研合作體系,共同探索出國際智慧產業新城的創新性綜合解決方案;與吉林大學開展合作,搭建平臺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科技成果轉化;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共同探討設立“國家文化貿易學術研究平臺固安研究院”,推動文化產業國際創新合作。
PPP模式再獲認可 異地復制成效漸顯
今年,華夏幸福PPP模式再獲認可。1月,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中國基金業協會聯合召開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座談會,公司作為民營企業代表受邀參加,隨后公司完成發行國家發改委和中國證監會首批推薦項目中唯一一單園區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5月,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產業新城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二批PPP項目典型案例;8月,公司“固安新型城鎮化PPP項目市政物業服務2017年度第一期資產支持票據”成功發行,為全國首單落地的PPP資產支持票據項目和首單園區市政服務類PPP資產證券化項目。
而對于華夏幸福來說,上述殊榮最好的回應,自然莫過于一份對投資者有所交代的成績單。
截至報告期內,公司產業新城基本覆蓋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國家重點城市群。其中,在京津冀以外較先進入的杭州區域和南京區域已躋身公司業績增長極,嘉善區域和來安區域分別作為兩大區域的核心,標桿示范效應顯著。
嘉善區域(2013年簽約)上半年新增簽約投資額58.9億元(2014年3.4億,2015年12.8億,2016年42.7億),占公司新增簽約投資總額8.1%;同期,來安區域(2015年簽約)新增簽約投資額37.5億元(2016年45.3億),占公司新增簽約投資總額5.1%。
隨著上述區域持續發力,成為公司在傳統成熟區域外的業績絕對增長級,以及后續進入的珠三角、武漢、鄭州等區域發展節奏有望比肩杭州和南京區域,進一步彰顯了公司戰略選址能力持續發揮優勢,產業新城異地復制成效漸顯。
- 4月開啟,在國內生豬市場,上月末以及本月初,受養殖端縮量出欄,進一步增量賣豬積極性減弱,且,臨近清明小長假,屠企開工率小幅提升,豬價重心略有回升!但是,好景不長,豬價上漲“曇花一現”,最近兩日,市場情
- 4月4日豬價來了
- 美股破發潮襲來 華爾街緊急建議IPO企業“務實定價”
- 【立方早知道】事關價格治理,中辦、國辦發文/特朗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措施/貴州茅臺去年凈賺862億
- 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錢塘小微企業專營支行換發金融許可證,發證日期2025年4月2日
- 油價飆升!3月31日:調價后92,95號汽油價格,蛋價跌漲“停滯”!
- 重磅!四大行,集體官宣!
- “熊大爺”構建食品安全防護網,全面升級消費者就餐體驗
- 雙雙“一”字漲停,湘財股份擬合并大智慧
- 虛假宣傳、貨不對板……司法護航振消費 欺詐行為受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