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技術助推國家治理現代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數據技術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過程中的應用。2015年8月31日,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管理機制,目的是實現基于數據的科學決策,推動政策管理理念和社會治理模式進步,加快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應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大數據技術運用于國家治理中,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對治理對象的科學認知。政府監管能力有賴于對監管對象及其活動的科學認知,而面對巨大的經濟規模和復雜的經濟活動,政府在監管中越位、缺位、錯位現象依然時有發生,監管效果有待提升。大數據與傳統技術最顯著的區別在于處理速度快,時效性高,這種快速變化帶來的有利影響就是能夠準確動態地反映客觀現實,掌握監管對象的動態信息,提升監管的時效性和科學性。
大數據技術有利于改善民主決策。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識是社會多元主體的參與。大數據的最大特征就是信息來源多樣化和數據量規模龐大、交叉復現與數據混搭。在新興媒體的帶動下,各類社會機構包括企業、社團、公民等均能及時了解和反饋發展動態,有序地進行協同配合,參與國家治理。大數據改變了公共行政的決策思維、范式和方法,為民主決策提供了更有效的技術基礎。
大數據技術有利于加強市場監管和壓縮權力尋租空間。運用大數據平臺,能夠推進工商、稅務、質監、安監等部門收集企業數據進行信息共享,并且通過云計算等技術對共享數據進行綜合研判,實現對信息的統一管理,便于及時發現監管漏洞。同時,大數據平臺還可以有機整合有關部門的行政權力,通過統一標準,優化、細化、固化行政管理的每個環節及其程序,做到執法的標準化、一體化。而且,通過網上審批,做到處處留有痕跡,讓權力在陽光之下運行,最大限度地壓縮誘發貪腐行為的權力尋租空間。
打造大數據施政平臺能夠促進國家治理的透明化。大數據施政平臺的建立,意味著海量信息和靈敏數據會向社會、市場公開,當所有信息和數據都能夠在一個系統平臺內查詢到時,就等于將政府治理和監管的各個程序與環節進行了公開,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就能更好地監督政府行為,從而有效促進政府的權力規范運用,實現政府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的透明化管理。
有利于加強學科融合發展,提高國家治理的理論研究能力。學術分工的專業化進程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和學術領域內的交流評估質量,但也有可能失去學科交叉創新的把握。大數據技術則推動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融合,有利于促進各學科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形成新的研究視角。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彌補其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的缺陷,提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科學化和定量化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大數據技術運用剛剛起步,在實際運用層面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我國的一些基礎工作還比較薄弱,部門之間、區域之間還存在著信息壁壘,相關理論研究滯后,發揮大數據技術在國家治理中的獨特作用,還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打通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與融合。可對全國各級政府部門現有的數據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清理和整合優化,在法律許可和確保信息安全的條件下,逐步建立政府與社會互動的大數據采集機制,研究建立國家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平臺,有序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和社會化利用。
塑造完整的大數據產業鏈,提供大數據平臺支撐。著力塑造以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理應用、數據安全為基本內容的大數據產業鏈條,不斷提高大數據產業鏈條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協同發展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大數據技術放棄了原始數據的精確性,強調數據量的多和雜,放棄因果關系的判斷,強調相關關系,這些都在很大程度挑戰我們先前的思維成果和固有思想方法。因此,應用大數據技術也需要注意其片面性,不能完全用大數據技術取代已有成熟的方法與可靠的工具。
- 下一篇:醫療大數據讓你的健康檔案“隨用隨取”
- 上一篇:電子政務整合邁向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