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痛助產:讓分娩更有尊嚴
初產婦疼痛感高于經產婦
分娩在英文里用單詞“labor”表述,意思是說分娩的過程是勞動,是個力氣活兒。分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若順利的話,一般都需要10多個小時。因此,分娩痛被公認為是女人一生之中經歷過的最難以忍受的疼痛,甚至超過了手術后的傷口疼痛。
分娩為什么會痛呢?分娩的疼痛感主要源自產程中子宮的收縮和宮頸管的擴張。第一產程中子宮收縮時宮腔內壓力可高達35mmHg至50mmHg(毫米水銀柱),子宮的韌帶和腹膜受到牽拉,子宮壁的血管暫時受壓而閉塞,周圍組織產生暫時性的缺血缺氧,疼痛部位主要在下腹部和腰部。隨著子宮口張開,疼痛感逐漸加重,在宮口開至10厘米時疼痛達到高峰。一旦宮頸擴張完全,就將進入第二產程,即胎兒娩出的過程。來自宮頸擴張的疼痛感逐漸減輕,但這個過程中的宮縮持續時間更長,子宮內壓力會達到50mmHg至60mmHg。
但我們也發現,每個產婦的痛感反應不同。也有少部分人相對輕松,疼痛感不強。
疼痛是機體遭受損傷后伴發的一種不愉快的情緒感受,是人體的主觀感受。因此,每位產婦對分娩疼痛的感受的確存在個體差異。有調查顯示,15%的產婦幾乎無痛,35%有中度疼痛,30%有重度疼痛,20%有極重度疼痛。一般情況下,初產婦的產程要比經產婦時間長,產痛發生率和嚴重程度也高于經產婦。
血小板值低不能麻藥鎮痛
1846年,美國的Morton醫生最早在麻省總醫院演示了乙醚麻醉,標志著現代麻醉學的開端。1847年,英國的Simpson醫生將乙醚用于產科,這是分娩鎮痛的最早嘗試。1938年,美國有醫生首次將硬膜外阻滯技術用于分娩鎮痛。
迄今為止,硬膜外分娩鎮痛方法是醫學界公認的鎮痛效果最確切、對母親及胎兒影響最小、安全性最高、使用最普遍的鎮痛方法。具體說,就是當產婦出現有規律宮縮,進入第一產程時,麻醉醫生在產婦腰部脊柱的間隙進行穿刺,留置一根很細的硬膜外導管,然后通過導管注入鎮痛藥。產婦在整個產程中可以使用電子鎮痛泵,根據自己的疼痛程度自行追加鎮痛藥。
從臨床情況來看,這種技術使用的麻醉藥物劑量小、鎮痛效果好,產婦能夠在整個待產過程中自由行走和活動,可以休息和睡覺以保存體力。在胎兒娩出時,鎮痛藥還可減輕傷口疼痛,利于產婦恢復。最新研究表明,分娩鎮痛還可以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生率。
但由于硬膜外分娩鎮痛技術是將鎮痛藥物直接注入腰部脊柱的神經周圍,必須由專業的麻醉醫師來操作。在臨床中,進行此項操作前麻醉醫師需要對產婦的全身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有些產婦是不能選擇這種方法的,以避免出現硬膜外血腫的并發癥。比如,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有凝血異常疾病;口服抗凝藥物;脊柱有先天畸形;脊膜膨出;做過手術或有外傷等。
分娩鎮痛術并非完全“無痛”
有些產婦和家屬擔心使用麻醉藥對大人和胎兒不好,這些顧慮大可不必。硬膜外分娩鎮痛所用的鎮痛藥都是平常麻醉和手術后鎮痛的常用藥物,用量比靜脈藥物使用劑量小很多,能夠進入母親血液內的量很少,能透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的劑量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的產婦還會擔心使用鎮痛藥物會影響分娩的過程。事實上,很多產婦由于疼痛減輕,產道松弛,第一產程反而會大大縮短,第二產程還能分出精力來配合助產士,增加了自然分娩率。國內外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但要注意的是,分娩鎮痛雖然減輕了宮縮帶來的疼痛,但并沒有完全抑制宮縮,因此并不是完全的“無痛”!而在整個分娩過程中,最好是保留適當的、可以忍受的疼痛,這樣產婦才能感受到宮縮并配合助產士將胎兒娩出。
總之,現代醫學尤其是麻醉學的進步,可以讓產婦不必再一味忍受分娩的痛苦。分娩鎮痛技術給產婦帶來的最大意義,就是讓她們減輕疼痛,并有尊嚴地享受成為母親的歡樂。
- 下一篇:人到中年五不扛 長壽從散步開始
- 上一篇:秋季脫發沒那么恐怖 每天脫發一百根以內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