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莒南縣文疃鎮東上澗村扶貧紀實
臨沂市莒南縣文疃鎮東上澗村原址位于現在社區的東邊,地處丘陵,北高南低,落差很大。村里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村里人常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里的宅基地不按照規劃建設,占用街道、私搭亂建非常普遍;大量破舊老房子閑置,空心村問題嚴重;村南的小河污染嚴重,到了夏天發出陣陣惡臭。全村共498戶1230口村民世代生活在半山腰,出行十分不方便。
2014年,該村在莒南縣國土資源局的幫扶下實施了土地“增減掛”項目,將破落的老房子拆除,建成了現代化的新農村社區。共建成11座安置樓370戶,112戶老年房。村民搬遷至新居,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以前住的老房子漏雨,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到了冬天在屋里凍的直哆嗦。現在,你看看我家,多寬敞、多結實,真是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住著很舒坦”,住在老年房的盧進成大爺開心地說。
“在改善村民居住環境的同時,我們建起了社區服務中心,改善了辦公條件;還建設了健身廣場,配套了健身器材;建成了醫療衛生服務室,提高了醫療條件;配套了太陽能路燈、重新鋪設了供電線路、自來水管道等基礎設施;將村南的小河流域進行了綜合治理,現在河水清澈見底,兩岸芳草離離,景色宜人。生活在這里,感覺比城里人都好”,社區黨支部書記孫運欽介紹說。
村民搬遷上樓的同時,村委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尤其是針對村里的39戶貧困戶,爭取盡早實現脫貧。莒南縣國土資源局幫扶干部張麗介紹說:“面對如此艱巨的扶貧任務,我們下定決心,用心扶貧,力爭規定時間內脫貧。針對“增減掛”拆舊區復墾耕地197畝,并進行了深挖整理,提高耕地質量;在爭取村民同意后,對集中成片的土地實施了土地流轉,全部用于發展黃煙種植,打造黃煙基地,形成產業規模,進一步提高農業產出”。
“村集體還集中種植了丹參,對貧困戶進行了種植技術指導,讓他們來幫助管理,增加他們的收入;另一方面,我們還計劃建設養殖小區,增加村民的收入來源”,會計徐淑松介紹說。
“增減掛”的實施實現了村民脫貧致富,東上澗村嘗到了甜頭。今年,東上澗村又申請了105畝的“增減掛”項目。相信在“增減掛”的帶動下,一個幸福美好的新東上澗必將崛起在文疃鎮的東方。(供稿單位:臨沂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作者:趙亭云 編輯:王雅茹)
- 下一篇:生態文明建設利在千秋
- 上一篇:產業致富奔小康—大山空農民發展大櫻桃脫貧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