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機構"牽手"文創產業:債股結合"貸"動發展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待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日前,杭州銀行北京文化金融事業部掛牌,又一家金融機構正式進軍文化金融產業。早前,民生銀行建立文化產業金融事業部、平安銀行建立醫療健康文化旅游事業部、濰坊銀行建立文化金融事業部;工商銀行、北京銀行等,在各地區建立文化特色支行。
在杭州銀行北京分行行長陳嵐看來,金融機構選擇文化產業客戶有四個維度。首選作品是文化企業的基礎,要體現時代精神和文化自信,符合市場和觀眾的文化需求;其次是挖掘人的核心作用,好的IP資源是“礦產”,如何挖掘、包裝、產業化運作,需要團隊協作;三是知識付費是文化公司匠人、科技、產品的具體體現,2015年全網內容付費用戶0.48億人,到2018年預測將接近3億人;四是重視“二八定律”,在每個細分領域有幾家企業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粘性一旦形成將獲得競爭優勢,但“頭部”效應又不是固化的。
“再小的企業在自己的賽道中都有存在的必要,大量的中小文化企業亟待金融服務,但不被傳統信貸所接納,這為債權合作及投貸聯動帶來機會。”他說。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文化企業多數規模較小,實力不強,還沒有整合形成產業競爭力,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文化企業的融資信息與金融服務之間難以實現快速對接;商業銀行僅靠貸款利息收入,無法覆蓋文化企業可能產生的高風險;無形資產評估交易體系不健全,知識產權質押制度不完備,制約了文化金融業務的創新與發展。
陳嵐認為,金融機構為文化產業提供資金“活水”,不能僅是簡單粗暴發放貸款,而要將債權與股權相結合,對應企業成長周期匹配資金需求,進行現金流結構的債權融資,在固定利息收入的基礎上,尋求分享股權增值收益,將多方利益最大化。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