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接養生 防風食辛泡湯
每年陽歷1月20日前后,今年準確時間為1月20日11:08:58,太陽會到達黃經300°,《授時通考·天時》稱“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節氣位于最冷“九九天”里的“四九”“五九”間,大地做著“立春”的準備。
養生要講“天時、地利、人和”,中醫專家指出,在寒極而迎春的冬春交接時節,養生保健最關鍵是“以防風御寒為主,配合通陽調肝以助陽氣初升”,可謹記三大養生要訣。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李雪、查冠琳
寒極迎春氣候不穩
防風御寒通陽調肝
很多人知道“小寒大寒,凍成一團”的諺語,以為“冷”就是大寒的節氣特征,其實非也!更多的說法更準確,比如“大寒不如小寒冷”“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等等。
首先,確實在我國多數地方,大寒不如小寒冷,只在部分年份和沿海少數地區,出現全年最低氣溫在大寒期間。比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大寒平均氣溫為6℃~8℃,比小寒高出1℃。
其次,大寒“寒氣逆極”,過后就是立春開啟的新一輪節氣,正式冬春交接了。在此期間,一方面是西北風氣流控制,加上不斷有冷空氣南下,因而時常寒風凜冽;另一方面是北半球地表接收和蓄積的太陽光和熱徐徐增加,尤其南方地區日照熱量增多,陽氣升發趨勢漸顯,因而時常暖風吹送。大寒時節,就是這樣氣候不穩。
成杰輝介紹,中醫認為冬主寒,春多風,春陽屬肝,其性升發,寒極而迎春的冬春交接大寒時節,中醫養生當以防風御寒為主,并配合通陽調肝,順應陽氣初升之勢。
居 宜防風且早晚少出門
俗話說“大寒大寒,防風御寒”,這是因為大寒時節里,冷空氣相對頻繁,晝夜溫差大,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尤其老年人需提高警惕,要時刻注意防寒保暖。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成杰輝首先建議街坊們,尤其年老者、體弱者,在清晨、夜晚這兩個氣溫較低的時段應盡量減少出門,避免風寒猝然來襲。若室內外溫差較大,外出前可喝些熱飲如熱牛奶、熱水等暖身,并應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注意保護頭面部、頸項部、手足部等裸露在外的部位。年長者還可戴上腰圍、護膝等,以防風寒侵襲腰膝導致“老寒腿”發作。
冬天人們多有關門閉窗的習慣,尤其室內常開暖氣的家庭,更要注意開窗通風。一般每天開窗通風換氣4~5次,每次至少20分鐘,當室外風大或氣溫較低時,開窗時間可稍縮短,若室外無風或氣溫較暖和,則建議不要緊閉門窗。
要特別提醒的是,大寒后半段,開始有變暖趨勢,但時冷時暖,務必要靈活增減衣物,切忌減衣過快;圍巾、外套等保暖衣物應時時備在身旁,以應對突然的氣溫下降。
食 宜增姜蔥辛物通陽氣
傳統上一到大寒,人們腌制年肴,準備年貨,迎接春節。其中還有一個重要日子——臘八節,十二月初八,人們用五谷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熬成臘八粥;嶺南地區也有大寒節,用瓦煲蒸煮甘溫糯米飯的做法,都是為了一年劃上香甜句號。
不過,飲食上更值得提醒的是,大寒正值冬末迎春階段,仍要記得寒冷還是主要的,而且天氣時冷時暖,一旦人體調節能力差了,難以適應,容易多發風寒感冒、感寒生病。
成杰輝建議,大寒時節,利用藥食同源原理,最宜以味辛性溫之物,起通陽祛寒、暖中除濕之功,日常膳食巧妙搭配“辛”物,既可顧護人身正氣、驅邪防病,又能順應陽氣初升,讓人體氣機與大自然的陽氣協調平衡,為適應即將來臨的春天打下基礎。
比如,用生姜,入肺、胃、脾諸經,有辛溫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對風寒束表兼有胃腸不適癥狀的感冒效果尤佳。
又如,用蔥,其外實中空,入肺,又叫“肺之菜”,味辛而性微溫,有宣通上下之陽氣、辛溫開竅、疏通三焦、發汗解肌的作用,若取其通陽散寒之功,蔥白比蔥綠部分更勝一籌。
再如,大蒜、香菜、蘇葉、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溫的藥食兩用之品,對預防或改善風寒感冒癥狀均有一定的作用。
養 可泡溫泉溫陽祛寒
大寒正值冬末初春,最適合泡溫泉,是人們在暖洋洋的羊肉湯、香噴噴的臘味飯、熱騰騰的火鍋外,很好的溫暖慰藉。
成杰輝指出,“泡湯取暖”除了有助于機體溫陽祛寒以外,還能通調血脈,緩解血管痙攣,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對氣血不通引起的肌肉酸痛、關節疼痛等癥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溫泉水中富含天然的礦物質成分,對肌膚特別是皮膚病有一定的保養治療作用。工作壓力大的朋友,泡溫泉還有助于緩解精神緊張,達到舒暢身心、改善睡眠的效果。
冬日泡溫泉務必注意以下問題:
泡溫泉易出汗,浸泡前和浸泡后均應適當喝點溫開水或淡鹽水以補充機體水分;
若是飯后泡溫泉,則建議飯后一個小時左右再泡,以免影響消化;
溫泉水的溫度以自我感覺舒適為宜,高溫、低溫都可以選擇,建議先從低溫到高溫逐漸浸泡,時間每次10分鐘~20分鐘為宜。一般以34℃~36℃為微溫浴,浸泡時間可適當延長,39℃~42℃為高溫浴,浸泡時間應盡量縮短,否則泉水溫度過高易使機體汗出過多而耗損身體,同時內熱過盛又會影響睡眠。
泡溫泉時若出現身體不適,如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癥狀,應立即上水,停止浸泡。
五道大寒食療方
川芎白芷蔥白飲
【材料】川芎10克,白芷10克,蔥白3段,紅棗2枚。
【制法】上述材料洗凈,紅棗掰開,與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后改小火,再煮15分鐘即可。
【功效】辛溫解表,祛風止痛。適合外感風寒、頭暈頭痛人士。
枸杞玫瑰花茶
【材料】枸杞子10顆,玫瑰花3~5朵。
【制法】把玫瑰花和枸杞子一同放入茶缸中,注入開水,蓋上蓋子,浸泡10分鐘即可。
【功效】養血活血,滋腎調肝,解郁安神。適合陰血不足、肝氣郁結之人,尤適于月經量少,經前乳房脹痛,容易痛經之女性。
柴魚花生豬骨粥
【材料】柴魚干2條,花生粒60克,豬骨500克,生姜2片,白米150克。
【制法】柴魚錘松,去頭、骨,撕去皮,洗凈,撕成小塊。豬骨洗凈,斬小件,水焯后撈起。白米、花生粒、生姜洗凈后,與柴魚肉、豬骨一起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煲1.5小時,適時攪拌,最后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血,補虛強身。適合體虛疲乏,面色無華,氣血不足人士。
巴戟蓯蓉烏雞湯
【材料】巴戟20克,肉蓯蓉30克,烏雞1只,紅棗3枚,生姜2片。
【制法】烏雞宰殺后去毛去內臟、洗凈、切塊,水焯后撈起。巴戟、肉蓯蓉、紅棗、生姜洗凈后與烏雞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后轉小火,再煮2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溫補腎陽,養血益精。適合陽虛腰冷,精血虧虛,腸燥便秘人士。
核桃圓肉淮山瘦肉湯
【材料】核桃肉100克,桂圓肉20克,淮山20克,瘦肉400克,生姜3片。
【制法】上述材料洗凈,瘦肉水焯后撈起,與其余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后轉小火,再煮2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腎,補腦安神。適合體質虛損,用腦過度,睡眠欠佳人士。
- 下一篇:想長壽 寒冬要做好“四藏”
- 上一篇:央行年初打出組合拳維穩市場資金面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