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人工智能跨越式發展(新論)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人工智能大放異彩的一年。機器人“小度”與人類選手共同獲得“最強大腦”的“腦王”稱號,機器人“小冰”出版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阿爾法狗則升級為阿爾法零,完全通過自我訓練就能“通殺”之前最強的人工智能對弈軟件。這些機器的“智慧”在帶給人們巨大震撼的同時,也促使我們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動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
早在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就提到了“機器人革命”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影響,強調“我們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從技術和產業兩個方面提出了人工智能發展的基本要求。實際上,無論是激勵技術人員加大研發投入,形成更多技術成果,還是推動人工智能從技術到應用再到產品快速轉化,知識產權制度無疑是撬動進步的支點。
提高人工智能發展水平,離不開合理的知識產權配置模式,讓投資者看到機遇、讓創新者獲得回報。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研發過程對人才質量要求高。這就需要建立投資激勵與創新勞動激勵的雙重機制,一方面通過適當的專利審查制度確保具有“創造性算法”的人工智能獲得專利授權,讓投資者真正獲利;另一方面實行契合人工智能研發特點的職務發明制度,使科技人才獲得物質回饋,從而保障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服務源源不斷地創造出來。
提高人工智能技術轉化率,也需要通過知識產權制度加快市場要素流動。比如,通過知識產權法律設計,鼓勵人工智能專利的轉讓、許可使用、質押融資、資本化和證券化等,從而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使更多人工智能技術走出實驗室,成為人們可以“觸摸”并感受其便利的產品。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市場是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國際化市場,只有建立科學的分析機制和敏銳的預警機制,牢牢掌握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動態,保證我國人工智能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人工智能技術成果的創造和應用,更離不開針對成果本身的知識產權保護。除了傳統的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知識產權人還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特點實現“自我保護”,例如讓人工智能自動拒絕未經授權的主體使用,記錄并追蹤侵權信息等。當然,如同人類其他創新成果一樣,人工智能的知識產權保護也有其限度和邊界。比如,有些人工智能由于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在理論上往往可以窮盡某一領域以信息重組方式完成的技術方案,但我們不宜將專利保護范圍涵蓋所有這些技術方案,否則可能窒息該領域市場活力、阻礙后續創新。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當下重要的產業風口,必將影響和塑造人類的未來。許多國家相繼出臺國家戰略,以搶占產業的制高點和未來的主導權。在這些戰略的推進過程中,知識產權制度始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進一步完善和運用相應的知識產權制度,對于我國對接國際市場,甚至以人工智能為抓手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