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護士”制度障礙仍需清除 存多種不安全因素
巨大的護理需求和專業護理力量通過“互聯網+”的形式整合,“共享護士”正在走進普通老百姓家庭,帶來便捷高效的服務。“省去了路上和就診排隊的時間,花了不到200元,特別值得。”(見5月13日《工人日報》)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22億人,其中不少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需要定期進行健康護理;在住院病人當中,至少有20%~30%的病人出院后仍需護理。因此,大眾對護士上門服務有著強烈的需求。對于護士來說,移動護理平臺為其提供了技能變現的機會,可以更好地實現護士的勞動價值,有助于護理隊伍的穩定。因而,“共享護士”是一種雙贏的模式。
不過,眼下也存在不安全因素,比如醫患糾紛、人身安全、護士資質等。此外,更重要的問題還在于制度障礙——根據2008年實施的《護士職業注冊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護士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后》,方可按照注冊執業地點從事護理工作。而“共享護士”網約平臺的簽約護士,接受平臺派單為公眾提供上門服務,就屬于在注冊的執業地點以外從事護理工作。對此,去年上海市衛計委就曾明確表示,所有跟網約平臺簽約的護士都是違規執業。
醫師多點執業已經放開多年,相比之下,護士多點執業則顯得步履蹣跚。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放開醫生卻禁錮護士的多點執業,這本身就割裂了醫護不分家的內在關系。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群眾健康護理服務需求日益增多,優質護理資源的優化整合是大勢所趨。
放開護士多點執業,不僅可以清除“共享護士”的制度障礙,還能夠利用政策導向作用,有效推動“共享護士”的健康發展。北京就明確提出,鼓勵二、三級醫院護士到基層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機構、社會辦醫療機構執業,為出院患者、慢病患者、老年人等提供延續護理、長期護理、居家護理等緊缺護理服務。這一理念應當成為其他地方推行護士多點執業的風向標,努力培育壯大“互聯網+護理”的力量,讓更多居民享受到這一模式帶來的便捷。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