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密集發布 重點投入量子等
隨著“高性能計算”、“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等重點專項擬資助項目相繼公示,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工作拉開了大幕。《經濟參考報》記者16日從科技部獲悉,近期三個批次的項目清單密集發布,涉及高新技術和基礎研究領域在內的16個專項237個項目,國撥經費共計51億元,其中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納米技術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成為未來科研經費重點投向。
項目清單密集發布
公示清單顯示,自5月4日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公示2018年第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6個重點專項立項清單起,截至目前,包括科技部、工信部在內共發布三批次的擬立項公告,累計16個專項237個小項。其中,在高新技術領域的11個專項中,投入最多的是新能源汽車,三年總經費25億元,2018年為8億元。在基礎研究領域的五個專項中,納米技術專項、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專項的三年總經費分別為17億元和16億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專項2018年計劃資助6億元,三年總經費將達20億元。
對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中國農業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李紅軍博士認為,“這凸顯國家對汽車行業升級改造的決心。從汽柴油車到新能源車的更替不僅符合人民對美好環境的強烈期盼,同時能使我國汽車制造行業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搶占未來的技術制高點。”
此外,在李紅軍看來,干細胞、納米、量子都是從物質的微觀結構入手開展研究,這些是生命科學、材料、通信等領域的重要基礎,在今后的競爭中愈加重要。“與芯片問題相似,這些基礎領域的研究必須得到更多重視,需要研究出有原創的重要理論和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工藝產品。”李紅軍直言。
另外,地球觀測與導航專項要突破信息精準獲取、定量遙感應用等關鍵技術和復雜系統集成共性技術,為地球觀測與導航信息應用技術系統奠定基礎,對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有重大作用,因此三年共獲得20億元的國撥經費。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18年定向申報項目較往年明顯增多。李紅軍表示,定向項目主要考慮短期內關注的熱點、突發事件,或者指定在一定范圍內、由特定單位組織申報的項目。“這些定向項目主要集中在和人類醫療健康有關的專項。針對突發性傳染病、慢性重大疾病、數字化診療方面的問題,今年在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等四個專項中共設置了26個項目、5.3億元經費。此外,定向項目還包括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建設等項目。”李紅軍分析稱。
為國家戰略提供科技支撐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要由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基金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
根據先前發布的申報指南,在重點研發計劃資助的社會發展、高技術研究、農業科技和基礎研究等四大領域中,今年資助力度最大的為社會發展領域,其項目數和經費預算數占比達41.7%和34.8%,其中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獲得資助最多。高新技術領域的項目數量為162項,占比25.2%,經費高達44億元,與社會發展領域資助力度接近。其中,新能源汽車、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經費預算分列該領域的前兩位,為優先布局行業。
不過,與軌道交通、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的情況類似,社會發展領域的投入呈現下降態勢。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我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領域項目數分別為558項、360項和268項,經費投入分別為103億元、62億元和47億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坦言,“這不是說這些項目不重要了,經歷多年高投入之后,這些項目正逐步進入‘消化期’和‘收獲期’。”事實上,前幾年布局的軌道交通重點專項,正為我國實施“走出去”和“制造強國”戰略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另外,我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不同重點專項組成,重點專項實施周期一般為五年,根據實際情況作動態調整。“由于項目數和經費同步下降,上述社會發展領域的單項平均資助強度并未減弱,平均每項研發費用在2000萬元左右。”該業內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06年起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為我國科技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但某些領域還存在不足。在李紅軍看來,我們必須占領國際科技制高點,加強基礎研究,推進顛覆性技術創新,自主培育創制一批應用價值較高的新品種、新產品、新裝備、先進適用技術與模式,并提高綜合應用水平。“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掌握了基礎核心科技,就可制定游戲規則、擁有主動權。”李紅軍直言。
逐步完善經費管理制度
隨著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紅利逐漸釋放,要讓有限的科研經費花在刀刃上,逐步完善經費管理制度也十分必要。
“在科研評價體制的指揮棒作用下,科研工作者熱衷于發文章、報獎勵來評職稱,申報沒有價值的專利應對項目結題,跟風研究獲取科研項目,而短期內難出成果的基礎性研究受到冷遇。要改變這種‘輕基礎、追風頭、重數量、輕質量’的科研氛圍,需要政府多部門聯手行動。”李紅軍直言。
事實上,隨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政策的落地,我國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狀況有了很大進步。為促進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決策科學、執行堅決和監督有力,早在去年底,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會等五部門組織專家組在北京開展了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執行和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政策落實情況隨機抽查材料審查工作。據悉,此次核查探索實現跨部門聯動檢查機制,充分應用大數據的理念、技術和資源,強化方式方法創新,轉變監督檢查方式,建立完善以人為本的監督檢查機制。
“2018年是‘十三五’的中間年度,2016年和2017年獲批的大部分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都如期進行,各項目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政策,做好項目中期檢查的準備。特別要注意的是,涉及單位、經費、主持人等重大調整一定要逐級上報,對預算科目、參與人等一般性調整,各項目牽頭單位也需要做好審批備案,切實履行承擔單位法人責任和主持人主體責任。”李紅軍表示。(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