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互聯網+”助力尋醫問藥
進入21世紀,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一個比愛麗絲夢游仙境還要絢爛的世界。“互聯網+”的風,也吹進了傳統的醫療領域。讓人頭疼的院內排隊等候、讓人犯暈的尋找化驗檢查點等現象,較大程度得以改變。但是,人們尋醫問藥中最痛、最堵的點——“看病難”仍沒有得到解決。長期以來,我國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全國人民上協和”的現象還比較普遍。為了得到更高水平醫療服務、更適合的診療方案,人們不惜跨越千山萬水,付出高昂成本。
能否借助互聯網技術,讓百姓少折騰?答案是肯定的。那些想方設法到大城市大醫院看病的患者,患的大多是疑難危重癥,需要專家級診療服務。這恰是最適合互聯網醫療發力的地方,其中相對成熟的服務模式是遠程醫療。患者可以在當地醫院做好檢查化驗等,通過遠程醫療在線上請專家依據各類臨床證據給出最佳治療方案。除此之外,一些慢性病、常見病患者也是跑大醫院的主要人群,他們需要定期復診、長期隨訪、健康管理等服務。“互聯網+”將緊密連接起專科醫生、家庭醫生和患者,實現有針對性的、連續的個性化跟蹤管理健康服務,助推有溫度的醫療。
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在線復診等在一些地方已具雛形,并積累起不少經驗。然而,在線診療也出現過一些因不規范看病引發的不良現象,比如線上信息與線下不符,檢查結果不互認,“飛刀”手術不擔責等等。消除人們對網上看病的疑慮,《意見》首先明確了“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不能逾越醫療行業的“底線”,比如確定適用于“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也就是說初診并不適合在網上進行,因為醫生需要與患者面對面視觸叩聽,還要收集患者檢查化驗的臨床數據,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而且一些疾病如腫瘤、兒童疾病等也不宜在線上復診,尤其是低齡兒童不建議通過互聯網看病。
其次,《意見》劃定了監管“紅線”。醫生通過互聯網平臺看病,執業風險由依托的醫療機構還是平臺承擔?有無像線下一樣的完整流程?怎么收費,醫保如何支付?看病的診療信息、個人隱私信息能不能得到保護……針對人們的就醫關切,《意見》不僅明確了互聯網診療行為規范,還要求建立權威統一的信息平臺,實現權威發布、信息共享、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建立適應“互聯網+醫療健康”支付制度以及醫療服務、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基礎標準。貫徹落實《意見》要求,及時制訂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才能架構起一個“網上的健康中國”。
“互聯網+”的發展旨歸,就是讓百姓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善用“互聯網+”疏解人們看病就醫的“痛點”“堵點”,用嚴格監管保障互聯網診療走穩走好,未來必定能夠改變醫療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提高醫療健康服務質量和可及性,更好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 下一篇:2018中國互聯網大會聚焦融合發展
- 上一篇:互聯網助力紀錄片行業發展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