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途徑
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制約因素
(一)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法律體系不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法律匱乏。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法律條文散見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只對金融消費者作出原則性規定,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鮮有觸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從普通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層面對金融機構進行規制,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未作專門規定。互聯網金融監管立法速度滯后于行業發展速度,在某些領域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2015年出臺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理念,但規定相對粗略,缺乏可操作性。
(二)互聯網金融企業運營不規范。互聯網金融企業信息披露不夠充分,部分企業單純強調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高收益,弱化產品潛在風險等內容的披露,交易雙方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格式合同不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線上交易模式決定了交易雙方以格式合同作為信息溝通媒介,事先制定的合同條款不僅壓縮了交易雙方的談判空間,某些互聯網金融企業更在利益驅動下利用格式合同和免責條款免除自身責任、轉嫁風險,或將信息查詢授權條款設置為合同默認選項,獲取客戶信息查詢授權。
(三)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應對風險難度大。一是風險識別難。互聯網金融產品技術性、專業性強,普通消費者缺乏專業金融知識,信息獲取能力和處理能力有所欠缺,很難準確理解所購產品的全部內容,更容易在虛擬化交易中受到誤導和欺詐,風險識別能力有待提升。二是風險防范難。主觀上部分互聯網金融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薄弱,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存在盲從心理,在交易突破資產凈值、違背投資者適當性原則時,將面臨超出其承受限度的投資風險。客觀上互聯網金融是依托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業務模式,先天存在數據物理安全問題,黑客攻擊、釣魚網站、木馬病毒等安全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四)互聯網金融糾紛解決機制不健全。一是缺乏完善的網上維權渠道。目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可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在線舉報,但該平臺只能接收互聯網金融投訴案件,投訴審核通過后需轉交有關部門處理。平臺只具備違法違規信息的收集功能,自身缺乏獨立處理權限,在時效性、便捷性和獨立性上都有所欠缺。二是屬地金融監管機構難以異地追責互聯網金融侵權案件。互聯網金融經營主體虛擬化,業務活動擺脫了地理限制,一旦發生侵權,單純依靠當地監管機構難以異地追責。三是缺乏有力的司法解決途徑。互聯網金融糾紛多有金額小、數量大的特點,一旦出現項目違約或產品違規,權益受損者眾多,但我國對于共同訴訟的提起相當困難。
強化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途徑
(一)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法律體系。一是建議制定效力層級更高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明確一般性金融消費者權利義務的同時,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做出專門規定,增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針對性。二是完善互聯網金融的配套法律體系,對傳統金融業務法律進行修訂和完善,補充和增加互聯網金融相關內容,強化責任追究,促進公平交易,從本源上減少侵權事件的產生。例如,可將股權眾籌納入《證券法》調整,將互聯網保險納入《保險法》規制。三是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法律法規。建議從法律主體、監管目標、準入制度、業務審核、監管方式、退出機制、當事人權利義務及懲戒措施等方面作出總體設計。
(二)多措并舉規范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經營行為。一是要增強自律意識,強化信息披露。互聯網金融企業要增強信息披露的真實性、簡明性和充分性,以風險揭示為重點,并確保披露內容通俗易懂,以便普通消費者能夠準確判斷。如P2P網貸平臺不僅要披露項目內容和企業資質,還要重點披露項目風險、平臺累積違約率、借貸壞賬率等數據,并應根據消費者的要求予以闡釋說明。二是要構建完善的信息保護機制,明確信息保護工作流程和責任追究機制。為客戶建立專門檔案,明確專人負責,并對檔案資料設置查閱權限,確保檔案查詢全程留痕,一旦發生信息泄露案件即按照制度規定嚴肅追究責任。三是要規范使用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免責條款、信息查詢授權等重點條款必須明示標出,提醒互聯網金融消費者重點關注。由企業擔負的違約責任要通過格式條款予以明確,不得泛泛而談將責任模糊化。同時,基于消費者的弱勢地位,需在格式合同中適當強化企業的義務和責任,進而促進交易雙方的實質公平。
(三)全面提升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風險應對能力。一是要強化互聯網金融風險識別。成立互聯網金融服務網絡平臺,開通互聯網金融咨詢板塊和教育板塊。咨詢板塊設立互聯網金融顧問,為消費者免費解答投資問題,化解風險識別難題。教育板塊開設互聯網金融知識教育課堂,消費者可通過在線視頻資料進行自主學習,提升風險識別能力。二是要強化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在消費者層面,開展持續性互聯網金融知識教育和宣傳活動,提升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知識儲備,培養金融技能,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在互聯網金融企業層面,構筑安全防護體系,配備經驗豐富的研發、風控團隊,防范黑客攻擊等物理安全風險,從客觀上減少風險隱患。銷售人員要嚴守交易適當性原則,向消費者銷售與其風險承受程度相匹配的金融產品。
(四)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一是建立線上維權渠道。在互聯網金融服務網絡平臺開通網上維權板塊,并賦予獨立的案件處理權限,明確案件處理流程及時限要求,并設置第三方監督機構,確保優質高效地解決維權問題。二是建立線下維權渠道。建議在現有金融監管機構內設置投訴受理部門,明確投訴處理流程和協調機制。被投訴者在本地的,由屬地投訴受理機構辦理;被投訴者在異地的,可根據協調機制轉辦給異地投訴受理機構辦理,協助消費者維權。三是建立便捷高效的司法維權渠道。設立互聯網金融網上仲裁機構,實行電子送達和書面審理制度,仲裁全程在線,節省當事人的路途時間和維權成本。
- 下一篇:收車風控受挫 二手車貸進入陣痛期
- 上一篇:區塊鏈漸趨火熱謹防投資風險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